2月7日,清城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横荷街道提出将继续坚持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态农业为核心经济引擎,推动产业升级和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发展新兴业态,培育新经济动能。
去年,横荷街道经济发展持续向好。2024年实现财政收入1.97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共有65家(含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49.16亿元、同比增长19.6%,工业增加值60.7亿元、同比增长18.5%;村(社区)集体经济增收创益势头强劲,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部村(社区)经济收入均超过30万元,1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到1100万元,同比增长55%。
其次,亮点工作成果丰硕。加快制造业产业园建设步伐,全市首个“拿地即开工”示范项目励泰新材料项目已投产,带动远光、超盈、鑫安项目动工建设;在全区率先成立强村利民公司,并正式投入运营;培育出稻田公社、喜森谷等农文旅典型品牌。农业农村发展迅猛。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示范片区,培育出伍昌鲈鱼、农兴顺秋葵、博润西兰苔、远龙白鸽等特色农产品,产值超8000万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创新发动社会力量和基层党员群众,开展“逢8出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17期,整治村民小组127条,清理村(社区)主干道沿线5次,有效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和长效整治。
横荷街道在全区率先成立强村利民公司,并正式投入运营;培育出稻田公社、喜森谷(如图)等农文旅典型品牌。 南方+记者 曾亮超 摄
此外,民生福祉不断提升。逐步塑造基层医疗微创诊疗服务品牌,横荷医院成为清城区目前唯一一家利用腹腔镜实施微创手术的公立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投入6000万元建设横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期,投入320多万元完成岗头大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完成车头村2.88公里路面铺设工程、百加及佛祖等6条村道2.15公里硬底化工程、大燕河段1.85公里安防提升工程;投入640万元资金完成横荷街中心小学、赤岗学校、佛祖小学的运动场升级改造。
展望未来,横荷街道将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打造工业创新高地。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新区产业外溢效应,深化实施“拿地即开工”2.0模式,加大原禾泰硕128亩工业用地的招商力度,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促进上下游配套产业同步发展,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外溢首选地;力抓大企业、大项目,推动励泰EB电子束新材料公司全面投产并成为规上工业企业,加快远光电缆、超盈智能装备、鑫安特种设备、万安二期等优势产业项目建设步伐。
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打造高端农业阵地。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示范片区建设步伐,打造集现代种养产业、观光农业、科研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清城区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打造清远特色蔬果培育基地,通过科学育种、引种,培养本地化蔬果品种;推动农匠坊、万安、天农等农业公司打造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农产品。
聚焦文旅品牌塑造,打造乡村旅游胜地。围绕北江生态经济带清城区清东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北江南岸沿线特色景观、乡村美食点、文旅景点串珠成链,打造大有新圩水上体育运动中心、大有芦苇荡景点、车尾营地等集北江自然风情和乡村特色体验项目于一体的北江水经济项目;积极引入特色民宿、文创市集、城市特产、夜经济等项目,积极盘活御金街、倾国清城旅游综合体,不断丰富横荷旅游业态。
聚焦文旅品牌塑造,打造乡村旅游胜地。 南方+记者 曾亮超 摄
聚焦城乡一体化建设,打造横荷发展宝地。积极推动横荷街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展工业园区道路改造提升、环境整治等工作,新建农产品交易中心、产业孵化基地等园区配套设施;加快清远市预制菜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泰洋湖工业园区道路通行条件,为后续园区盘活土地、招商引资、延链补链等提供坚强保障。
聚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育人强基沃地。积极推动辖区公立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项目;持续推进区管校聘和教师轮岗工作,促进师资力量均衡配置;配合区教育局落实好撤销中心学校,实行以镇街为片区的管理体制过渡工作。
撰文:孙运冰 通讯员 何立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