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资料图片
“黄老功绩彪炳史册,一路走好!”获知此消息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二级调研员尹继红深切缅怀黄老。
2019年4月10日,精品广播连续剧《今生无悔》首播。该剧讲述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深潜”人生,由江门市委宣传部、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获得了广东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尹继红等江门市文艺工作者参与了剧本的创作与研讨。
广播剧《今生无悔》循着黄旭华出生、工作和生活的轨迹展开。20世纪20年代,黄旭华出生在广东省汕尾市,1966年,他和一批技术人员进驻辽宁的葫芦岛开始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一干就是30年。
广播剧《今生无悔》海报。资料图片
在荒岛的风浪中、深海的惊涛下,黄旭华带领研制团队,从无到有,从零开始,用算盘和秤这样最原始的工具,用十几年的时间研制出了国外要研制几十年的潜水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动力潜水艇的国家。但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长期以来,黄旭华不能向亲友透露自己的行踪,隐姓埋名30年后,再见93岁的母亲时他已年逾花甲。
正如黄旭华所说:“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献身核潜艇事业,此生无怨无悔。”黄旭华的传奇人生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军事科技实力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他的故事是一代代为祖国奉献青春的科技工作者们的缩影。
《今生无悔》剧本由多次参与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创作的寓冰老师担任编剧。尹继红回忆,为了完整、真实、动人地呈现黄旭华事迹,该剧在创作阶段,湖北、沈阳、广东三地组成创作团队,不仅对黄旭华进行了专访,还实地考察了黄旭华出生、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他的事迹做了详尽的了解。
《今生无悔》广东·江门首播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江门市广播电视台举行。资料图片
曾参与《今生无悔》创作、现任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秘书长郭志英表示,2019年她与广播剧《今生无悔》的主创团队来到江门,采集和宣传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的故事,“《今生无悔》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黄旭华院士的故事也流传甚广”。
在北京举行的《今生无悔》专家研讨会上,中国广播剧界的多位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部少见的核潜艇科普剧,也是一部英模报告剧,更是一部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强音,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的优秀文艺作品,题材重大,立志高远,时代感强。
据悉,广播剧《今生无悔》是江门文化强市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之一。近年来,江门通过持续实施“文艺精品扶持计划”,首创以“揭榜挂帅”方式开展本土文艺项目培育,推出了一批有筋骨、有温度的文艺佳作,深化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成功打造了“十张城市文化名片”。
江门原创话剧《大道无疆》。图源江门发布
舞剧《侨批·家国》。南方+记者 杨兴乐 摄
广播剧《等你归来》获广东省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话剧《良溪早晨》、音乐剧《戴爱莲》、话剧《大道无疆》、粤剧《碉楼》、舞剧《侨批·家国》、话剧《碉楼·寒燕归巢》等一批彰显江门独特魅力文艺佳作获得广泛赞赏,被国内戏剧文艺名家盛誉为“江门戏剧现象”。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是“感动中国”曾给予黄旭华院士的颁奖词,也是《今生无悔》镜头下黄旭华的“深潜”人生。
如今,黄老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精神丰碑,却永远屹立在中华大地。
南方+记者 张婧媛
通讯员 陈科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