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每年投入超10亿元!天河出实招抓重点产业,“大礼包”来了|天河“新春第一会”

南方+

2月7日农历大年初十,广州市天河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提振全区上下“二次创业、勇立潮头”精气神,向全社会释放踔厉奋发、大干快干的鲜明信号,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奋勇争先的干劲闯劲开启新的一年。

“新春第一会”是今年发展的风向标,吹响了天河新一年发展的“冲锋号”。会上干货满满,为区域发展出实招、谋未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黄凯旋发布天河区有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

他透露,天河计划每年投入超10亿元,聚焦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以及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巩固和优化,围绕“12+6”的重点发展产业及要素资源保障,按照成熟一个出台一个的思路,加快出台系列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

大力度

每年投入超10亿元支持“12+6”的重点发展产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市委、市政府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委、区政府在紧密衔接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市赋予天河区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全力构建天河“12126”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依托,服务支撑制造业立市的产业发展总体要求。

为更好发挥产业政策的引领导向作用,天河区计划每年投入超10亿元,聚焦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以及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巩固和优化,围绕“12+6”的重点发展产业及要素资源保障,按照成熟一个出台一个的思路,加快出台系列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数智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新引擎。天河已出台人工智能、工业软件以及覆盖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时尚消费品、生物医药与健康的现代都市工业政策。围绕壮大科创主体,做强战新引擎。“下一步我们还将再出台科技创新主体培育、软件与互联网、低空经济、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领域政策。”黄凯旋表示。

现代服务业,聚焦“出新出彩”,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已出台现代金融、现代商贸政策,他透露,下一步还将出台覆盖科技服务、专业服务的高端专业服务业政策,以及专业服务业中的数字广告、人力资源、高端法律等政策。未来产业,天河正加强产业发展的预见性研究,有针对性围绕成果转化、场景应用、科技金融等角度做好政策研究储备,将适时再推出相关产业政策。

蓄势拼

抢抓新赛道、新动能,精准扶持

近些年来,天河区出台一系列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育,支持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成效显著,有效促进了天河产业集聚发展,经济总量连续18年保持全市第一,全国各区(县)前六,是广州综合产业基础最好、科技创新资源最丰富、高端人才最集聚的城区。

会上,黄凯旋介绍了目前出台的产业政策。他表示,近期天河还将陆续出台低空经济、生物医药与健康、高端专业服务业、软件业等一批产业政策。

记者留意到,目前的政策中,针对人工智能、工业软件人才、现代都市工业、现代金融、现代商贸业都有支持,对单个企业每年最多给予1500万元支持,可谓是“真金白银”,抢抓新赛道、新动能,政策对细分领域企业均有覆盖。此外,天河持续强化用得上、用得好的要素供给,在招商引资上,相关措施以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出发点,推动招商主体多元化、力量专业化。

政策“大礼包”逐个看

——人工智能政策

围绕人工智能“黄金三要素”,强化智能算力供给。支持打造公共智能算力中心,加大低时延、高质量算力资源供给,支持企业采购智能算力。

激励智能算法研发,支持大模型+企业加快智能算法自主研发、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开源平台等。

数据要素“破壁”,鼓励企业将数据产品以资产形式纳入财务报表,并支持企业开展数据产品交易,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通过政策叠加,目前对单个企业每年最多给予1500万元支持。

——工业软件人才政策

聚焦打造工业软件精兵人才梯队,服务支撑广州“制造业立市”。其中,培育工业软件“明日之星”,鼓励重点企业数智化转型,支持重点企业新成立工业软件公司。

支持研发创新“核心团队”,对工业软件企业加力研发投入、建设创新平台、打造高质量应用项目、购买工业软件相关保险产品等给予核心团队补贴。

打造人才培育“梯度体系”,支持引进产业顶尖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支持从业人才职业资格、职称认定,鼓励院校和工业软件企业联合开展产教协同育人合作。单个企业每年最多给予约1500万元支持。

——现代都市工业政策

聚焦科技驱动的高质量制造业和制造业的高附加值环节,重点支持智能制造、生命健康、都市消费、能源供应等领域。围绕产业空间、产业主体、研发创新给予支持,支持主体涵盖产业园区、工业企业、创新主体,单个企业每年最多给予约2500万元支持。

——现代金融政策

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强调以金融活水滋养新质生产力,完善专项贴息、风险补偿、保费补贴、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支持,强化金融产品及服务供给,写好科技、数字、普惠等金融“大文章”,设置每年最高2000万元专项资金池用于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支持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优化金融人才环境。

——现代商贸业政策

以转型升级为主线。抢抓新赛道、新动能,支持新能源、新材料、创新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定制及智能家居等领域的贸易企业加快发展。推动打造专业电商平台。

推动现代商贸提能级、优结构。支持流通领域强链发展,对处于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企业,分类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发展支持。适时发放政府消费券,支持开设品牌首店,支持品牌连锁,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支持“会展+”品牌化发展。

——招商引资措施

以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出发点。强化用得上、用得好的要素供给。着重提出鼓励区属国企选取一批优质物业,按照工业厂房不高于每平方米每月35元、产业保障房不高于评估价70%的价格,面向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等相关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租赁。

打造愿意来、主动投的格局。以创新资源、应用场景和产业链生态等天河区竞争优势,构筑招商引资核心竞争力。

拓展全员招、协同引的网络。拓展央国企、专业机构、商协会、产业联盟等合作伙伴,推动招商主体多元化、力量专业化。

聚焦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三种天河区典型的经济形态,分别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以“政策+行动举措”的形式,加强产业政策与科创、人才、金融、招商、载体等精准对接、协同发力。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数字经济和总部经济集聚区,加快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楼宇集群就是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

南方+记者 郭苏莹

编辑 钟冠婷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