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静 子
2月5日,广东举行2025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现场透露,省发展改革委已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消息一出,备受关注。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
数字最有说服力——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适时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正是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走稳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必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事实上,包括广东在内的各地,并不乏为民营经济“撑腰”又“撑伞”的职能部门。不足之处是,受职权范围所限,各部门出台的相应政策措施比较单一,缺乏系统性和统筹性。加之各部门之间的政策措施可能存在不一致甚至矛盾之处,难以形成工作合力。适时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必将在顶层设计、统筹全局、推动政策落实落地等方面助力民营经济攀高向强。
广东是民营经济大省,一大批民营企业在这片投资热土上焕发出蓬勃生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广东登记在册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37.87万户,同比增长5.34%,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48%。其中,民营企业774.49万户、个体工商户1063.38万户,同比分别增长6.86%和4.26%。
民营经济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稳定的政策供给,也呼唤职能部门的接续发力。适时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必将进一步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优环境、提供更强支撑。
眼下,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民营经济发展面临新情况新挑战。比如,在市场准入方面,民营企业仍难以逾越“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等障碍。再比如,在重大科研项目参与方面,民营企业仍存在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渠道与途径较少、成果认定困难等问题。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政策链条长、工作环节多。正因如此,民营经济发展局应承担起职责,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努力抓好企业服务保障,以切实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
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当前,广东正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十百千万”计划,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广大企业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