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读|广东新设民营经济发展局,干什么?怎么干?

南方经济智库
+订阅

2月5日举行的2025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已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

为何要设民营经济发展局?接下来将怎么干?南方+记者独家采访省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负责人,了解广东新设民营经济发展局背后深意。

为什么要设民营经济发展局?

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个背景。

广东是民营经济大省,也是全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2024年,广东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突破1900万户,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其中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37.87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48%,贡献了全省五成以上的GDP,六成以上的进出口额和税收,七成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八成以上的就业,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印发实施《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一系列涉企政策法规,完善民营经济服务和保障机制。

刚刚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与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共谋“高质量发展”之路。广东还定期召开“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建立完善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全方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做好广东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工作,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地,服务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经省委批准,省发展改革委增设民营经济发展局。

接下来要怎么干?

新设了民营经济发展局,接下来该怎么干?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民营经济发展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履行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政策落实、沟通交流、解难纾困等工作职责,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多样化服务,用心用情用力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具体来说,将从五方面服务好广东民营经济发展:

首先是加大政策供给,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全面落实近年来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结合国家“两新”“两重”工作部署,积极谋划一批增量政策,为企业发展实实在在谋福利。推动民营经济领域立法工作,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其次是要推动问题解决,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民营经济发展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将进一步完善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用好国家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强化问题办理跟踪,推动民营企业反映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方面,该局将持续面向民间资本推介示范项目,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动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开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运营,完善民企参股重大项目的长效机制。

广东是经济大省,也是开放大省。2024年,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5.8万亿元,增长15.2%,较广东整体增速快5.4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至63.6%。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方面,民营经济发展局还将加力组织企业出海抓订单,支持企业立足全球化布局建设海外研发、生产、物流、仓储基地,培育本土跨国企业。

民营经济发展局还将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围绕广东民营经济重点工作、发展动态做好正面宣传报道,讲好广东民营企业发展故事,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增强企业家荣誉感和社会价值感。

采写:南方+记者 宾红霞 吴哲

设计:刘子葵

统筹:吴哲 张哲

编辑 彭正子 李卓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