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仙湖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党委书记史四卿:把中试当成一种产业来培育

广东科技头条
+订阅

新一轮产业变革中,科技起到什么作用?科技创新如何影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月5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备受关注。

“立足省实验室定位,佛山仙湖实验室致力于结合广东省、佛山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佛山仙湖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党委书记史四卿说。

佛山仙湖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党委书记史四卿

佛山仙湖实验室成立于2019年11月21日,由佛山市人民政府、武汉理工大学和南海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2023年入选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第一批“赛马争先”创新平台,获批牵头建设“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点燃科技创新澎湃引擎”。史四卿认为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是关键之一。“武汉理工大学和其他科研单位是仙湖实验室基础研究的创新源头,而仙湖实验室主要做的事就是中试和产业化。”

史四卿表示,佛山仙湖实验室把中试作为一种产业来培育,强调“高、实、转、延”四个特点。其中,“高”是指面向高新技术而非低端技术;“实”是指技术研发要做实,要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转”是指技术有可转化性,有利于产业的转型升级;“延”是指成熟技术要有延展性,可迭代升级,可跨行业、跨领域复制推广。

史四卿举了一个例子——

佛山仙湖实验室从2022年开始着手研究“氨氢融合零碳燃烧”技术,这是一种颠覆性技术,将化工原料氨的能源属性开发出来。

实验室先后组织了两个院士团队,围绕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分别从交通运载和高温工业这两个领域建立两个中试平台,寻求产业化突破。其中,高温工业零碳燃烧领域的中试在2023年完成,2024年在陶瓷头部企业蒙娜丽莎集团的一条窑炉线上成功实现了大规模量产。该项成果获评为我国建材行业近年来具有颠覆性、突破性和原创性的最新科技成果。

这是仙湖实验室从氨氢融合新能源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工程开发与中试,进而实现产业化全流程的典型成功案例。零碳燃烧技术还能从陶瓷行业向外延展到发电、金属加工、玻璃、水泥等需要高温燃烧的行业中,体现出“高、实、转、延”的特点。

从零碳燃烧技术的成功案例,不难读出中试的重要性。在2月5日举行的佛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佛山市首批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的代表共同发起成立佛山市中试产业服务联盟,旨在整合各方资源,探索建立中试平台成熟化市场化运行机制,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试服务产业,为佛山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目前,佛山仙湖实验室已与中材科技(苏州)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等单位合作建设了中试平台,开展相关技术的中试和产业化工作。


编者按:

2月5日,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交流研讨,进一步凝聚共识、凝聚力量。南方+邀请广东知名科学家、科研机构负责人等,探讨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敬请关注。

南方+记者 钟哲

编辑 朱琦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