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攻坚”强根基,培育实体经济“新支柱”;以“产业升级”增动能,激活高质量发展“新活力”;以“城市品质”焕新颜,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以“民生福祉”提温度,书写幸福厚街“新答卷”。
2月6日,东莞新春第一会——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厚街镇作书面分享,提出将聚焦“四新”,努力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厚街“加速度”,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以上。
第一个“新”是培育实体经济“新支柱”。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动邦泽创科等 12 个项目年内动工纳统,品美总部等 8 个项目年内试产投产,东创精密等28 个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持续办好“乐购厚街”促消费活动,提升 S256 省道汽车消费能级,打造汽车贸易和服务集聚地;深化“文旅+”融合消费,结合五大生态功能区规划建设,打造四大跨业融合商贸带,引入耕山小寨等品牌文旅项目,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鼓励传统外贸代理企业转型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推动异地进出口企业回归本土贸易代理业务。
第二个“新”是激活高质量发展“新活力”。积极推进工业技改和“智改数转”,加快推动家具、制鞋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年内新增“小升规”工业企业 60 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 家;持续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统筹君泰、怡昌等一批高品质产业平台,通过错位招商、集聚发展,打造“一园区一产业”集群;深化城中村改造及“工改工”攻坚,集中力量建设厚山、溪头、新围-河田、双岗-涌口四大现代化产业园,打造产城共融的先进制造产业社区,全力创建省级现代产业园。
第三个“新”是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积极做好城乡融合综合片区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全域村庄建设规划提升全覆盖及典型村规划建设,年内启动厚山现代化产业园(二期)等道路项目;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管控、“三线”整治等工作,加码推进停车秩序综合治理;加快推进五大生态功能区规划建设,确保城市中心公园、海月-龙凤公园、东引运河农业生态休闲带(一期)年内见成效,焕发“绿美活力”。
第四个“新”是书写幸福厚街“新答卷”。加大民生投入,持续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厚街医院与社卫中心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重点加快厚山保障性住房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2444 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522 套;全面推广出租屋、工贸企业评星分级差异化管理,加快城市运行监测与指挥平台建设,年内完成项目一期,形成数据资源“一本账”,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
南方+记者刘远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