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南海区连续第四年以“新春第一会”的形式召开改革大会,布置2025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南海区连续第四年以“新春第一会”的形式召开改革大会。 孙景锋 摄
今年南海将突出抓好推动新型城乡社区建设、柔性社会治理、国资和集体物业再开发“分润模式”、教育综合改革等重点改革工作项目,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城乡融合、人文经济等重点领域发展中的关键环节、突出问题进行改革攻坚,全力驱动南海高质量发展。
推进“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建设,是今年南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此前一天召开的佛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首次透露,佛山将以中部的丹灶、西樵、九江、龙江、白坭、西南六个镇街为核心区,高标准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其中南海占了一半,成为“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的绝对主力。
围绕“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建设,南海提出以改革思维、改革方法推动西部三镇优势塑造、价值实现,大力探索人文与经济共融共生、生态价值转换、产业绿色发展、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实现机制,全力打造佛山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
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南海还将着力推进国资国企和招商引资改革,发挥国资国企带动招商引资、产业升级、城乡融合的重要作用。为此,南海将推动国资国企聚焦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深化改革,牵引经济发展各项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完善国资监管机制,深化国企经营管理制度、考核体系改革,大力整合优化国资国企资源,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探索国资和集体物业再开发“分润模式”,优化收益分配、风险共担、决策参与、合作互信“四个机制”,强化国资国企引领带动作用。完善资本招商、场景招商、服务招商等招商体系,深入构建“以投代补”机制,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基金、蓝海科创天使投资基金落地见效。
农村改革是支撑南海发展的重要源动力,2025年南海将继续巩固和扩大南海区以农村土地改革为基础的农村综合改革优势,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新活力。包括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机制改革,升级“四票”制度,构建农地布局优化调整机制,深入建设省耕地集中连片整治试点。推动新型城乡社区建设,完善宅基地全流程审批监管机制,研究建立宅基地回收基金和“用地统筹金”机制,探索农村住房保障新模式。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深入探索强村公司、闲置资金投资、“分润模式”等多元化增收路径,推动集体经济保值增值。
在民生领域,今年南海将推进服务群众“小切口”改革,提升城乡服务和治理水平。包括加大素质教育改革力度,升级集团化办学模式,优化学位需求预测和预警机制,着力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完善柔性社会治理机制,探索“公益+造血”的社区运营模式,深化新市民融合工作,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让治理更有温度。改革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表决流程,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使群众安全更有保障。
围绕建设人文经济示范区的目标,今年南海将继续推进文旅产业赋能城乡融合改革,探索人文经济发展路径。包括深入探寻南海人文优势、文化力量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并相互作用、融合共兴的实现路径和内在机制。深入推进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改革,健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继续推进文产特派员、主理人等文化产业人才下乡计划,塑造西樵山、“墟游记”、大地艺术节人文经济品牌,打造“南海菜”美食旅游新名片,促进公园商业、夜间经济、首店经济、演艺经济等文旅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南海区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在镇街、活力在镇街,会议还要求各镇街着力围绕镇街高质量发展中的堵点、难点、痛点,积极谋划1-2项创新性的“小切口”改革,将最迫切破局的事情一件一件办好,一步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采写:南方+记者 孙景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