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为序启新程,策马扬鞭再奋蹄。
2月6日,在惠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之后,惠城区紧接着召开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这场“新春第一会”,树立起惠城区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掀起新一轮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
会场内的暖意,也将成为惠城产业的春意。
大会现场集中签约项目10宗、动工项目40宗,总投资约240亿元,投资规模大、涉及行业多、产业层次高,项目与惠城产业关联度高,“含金量”高,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正如惠城区委书记曹洪彬所说,项目的签约和动工,必将成为惠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经济总量的强劲动力,为惠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抢抓发展机遇>>>
加速融入“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生活圈”
谋早谋先,紧抓快干。连续在春节后召开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惠城全力以赴拼项目、拼经济、拼发展,不断开创惠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刚刚过去的2024年,惠城区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继续领跑全市各县区,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向“新”而行、向“新”而进,过去一年,惠城区新质生产力发展迅速:全区聚焦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检测认证等领域,系统部署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向上提升;依托天安数码城、西湖智谷等资源力量,成功组建生产性服务联盟,创建全市首个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体量达到百亿级。
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惠城培育了汝湖、马安、三栋等典型镇,墨园、下源、七联等典型村,获评全省“进位类区”优秀等级。
此外,一批标志性市政路桥、重大工程建成使用,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惠城区中心区城市首位度日益凸显。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1日大年初四,2025惠州西湖新春灯会再度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将惠城精美景致呈现给全国全世界观众。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也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曹洪彬说,随着鹅城大桥顺利通车,惠肇高速惠州段开工建设,莞惠城轨北延线全线铺轨,惠坪高速即将动工,将使惠城加速融入大湾区“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生活圈”,对资金、人才、创新要素等都有更强的吸引力,“我们要积极抢抓政策红利期、发展窗口期,力争招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区委副书记、区长田胜思表示,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统筹做好园区开发、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稳投资促消费等工作,不断开创惠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数占比全市超1/3,高企预计达600家
产业的跃迁,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支撑——通过优服务、提效率,引来更多项目的源头活水。
新能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储能系统则是新能源领域的关键一环,惠州辉翰新能源储能系统装备制造项目产业园(下称“辉翰产业园”)是惠城产业布局未来的重要一步。据悉,辉翰产业园计划总投资4.79亿元,是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近8亿元。
“自摘牌拿地以来,让我们切身感受到惠城区委区政府关爱企业发展的热忱温度和提质增效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加速度。”惠州市辉翰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西辉说,从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到区重点项目办,从区高新园管委会再到马安镇,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引导和支持。
致力于智能生活电器产业深耕,广东威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威林科技”)拥有800多项专利,销售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春节前,威林科技刚刚新建落成的公司新生产基地达13.5万平方米,并配备国家级实验室、数字化展厅、自动化工业4.0生产车间以及智能仓储系统。
“惠城区将企业视为家人,这般对企业贴心关怀与支持,铸就了一流营商环境,不仅成为惠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让我们企业能够安心扎根、茁壮成长。”威林科技董事长叶景浓说。
近年来,惠城区持续推动营商环境“828”行动,深入实施“无事不扰”、“企呼速办”和“主官在线”三项制度,惠城区上榜“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惠城高新区被评为2024年度粤港澳大湾区“最佳经济功能区”。
一组数据是惠城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解——去年,惠城区市场主体达到26.4万户,其中企业数新增了近两万户,总量超过全市的1/3,高企总数预计达到600家。“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攻坚,当好企业的‘娘家人’,我们一定会热情服务大家、真诚帮助大家,让大家轻装上阵、安心经营。”曹洪彬说。
筑牢发展载体>>>
打造惠城高新区为工业倍增、投资倍增主阵地
“惠城高新区建设的成效,是决定惠城在未来激烈的县域竞争中能否跻身一流的‘关键一招’。”去年新春的惠城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区委书记曹洪彬点出“关键一招”言犹在耳。
一年来,惠城区集中优势资源,全力以赴推动高新区建设提质增效,完成土地收储3000亩,供应产业用地约1000亩,组织实施基础设施项目47宗,建成道路33条,全年推动17宗供地项目和200宗平台项目开工建设,22宗供地项目和196宗平台项目竣工投产。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惠城高新区完成工业产值543.4亿元,增长8.1%,占全区工业产值约七成;完成工业投资102.2亿元,增长27.1%。同时,园区公共配套不断完善,商业中心、文体中心、邻里中心、卫生服务中心、保障性住房等,加快推进园区生活品质不断提升,被评为2024年度粤港澳大湾区“最佳经济功能区”。
今年,惠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更加清晰——“我们将延续大抓园区的思路,计划投入30亿元,以国内一流园区为标杆,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设施,力争把高新园区打造成为工业倍增、投资倍增的主阵地,也为园区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充足的空间。”曹洪彬说。
以惠城高新区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2025年惠城区将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昂扬的姿态,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力争实现全年产业供地面积100万方以上、新开工重点项目100宗以上、新投产产业项目100宗以上的“三个一百”目标。
在中华文化里,蛇是灵性、智慧和生命力的象征,寓意着丰收、吉祥和福瑞。迎着春光再出发,惠城将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先行一步的自觉,力争在高质量发展中步步领先、阔步前行!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陈美君
图片:南方+记者 卢慧 梁维春
相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