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广东“新春第一会”给出了这些信号

今日香港地
+订阅

岭南春潮起,实干正当时。2月5日,农历乙巳蛇年第一个工作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下午的“加快发展金融和现代服务业,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广东省副省长刘红兵表示,要做大做强金融龙头企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持续深化与港澳规则机制“软联通”,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刘红兵在致辞中表示,本场分论坛的主题是“加快发展金融和现代服务业,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蕴含着两层重要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快发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广东省第一大产业,2024年全年增加值突破5万亿元,占GDP比重近40%。接下来,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集聚发展总部机构,加快建设深交所、广期所等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做大做强金融龙头企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持续深化与港澳规则机制“软联通”,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第二层含义是金融要为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切实发挥财税“造血”、金融“活血”的重要作用,为广东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

“广东可以发挥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吸引更多国际的资本。”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段军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广东省的金融业以前主要依托银行系统,如果扶持高科技创新的话,银行系统可能力有不逮。

段军山建议发挥广东横琴、前海等自贸片区的优势,吸引海外大机构进驻,同时国内的大机构也进驻自贸区。他表示,“(两者)互相融合,成为新的资本,一起扶持我们的高科技企业,这是未来很好的一个趋势。”

此外,在4家金融机构代表的发言中,多位代表提到要发挥好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利用好横琴、南沙、前海等战略平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

“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打造服务科技企业‘出海’新模式。”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韩松认为,要深化湾区机构联动合作,做强横琴、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精准服务科技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做好区域金融创新和产业转移服务,丰富湾区联动场景,支持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纳沙在发言中提到,要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助力广东提升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深入参与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战略平台的改革创新,用好大湾区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政策,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产业新优势。

GDToday记者 吴采倩

编辑 胡冰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