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来早,人勤地生宝。2月5日,新春开工第一日,2025年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连续第三年召开的“新春第一会”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分论坛上,来自政产学研投的各界人士共聚一堂,探讨如何用好“创新”力量,寻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机遇与方向。
在本次分论坛上,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与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企业代表参与其中。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水下机器人领域;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则是粤澳合作高科技典范企业,深耕先进纳米材料领域。两家企业负责人在现场与GDToday记者分享了各自的粤港澳合作发展经验,畅谈未来展望 。
“深圳是智能硬件之都和无人机产业链之都,潜行科技的核心是用无人机的技术重新架构了水下机器人赛道,将欧美传统强势的海洋装备做成轻便化、智能化、电子信息化的设备。这就是我们的特色。”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长根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水下机器人的作业会更加自主化、智能化,会让水下机器人在未来的应用空间更加广泛。
实际上,广东拥有制造业所有大的门类,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一体发展,产业基础雄厚。数据显示,广东新经济增加值占比1/4,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近1/3,去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城市拥有各自优势产业,同时相互协同释放巨大发展潜力。
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大会讲话中表示,广东有1.27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在粤人口,既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广阔市场,也提供了最充沛的人力资源。我们的空间足够大。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上,能够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综合优势。
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震对此深有体会。作为一名澳门青年,雷震在4年前借助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的契机,将公司总部迁入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特别琴澳一体化的建设,给区域内的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平台和机遇。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澳门国际化平台的优势,联通国际,另一方面通过广东的优势,更好地和产业链的上下游形成衔接,得到更多的资源助力的支持,帮助前沿创新技术的快速落地。”雷震说,目前企业研发的柔性屏触控材料已实现数百万片量产规模,成功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未来企业将继续开发性能更好的材料,推出性能更好、成本更低、应用场景更多的下游创新产品,支撑广东高质量发展。
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我们的研发团队成员全部来自国内,发展到今天已经积累了300多项专利,在软硬件结构上都是我们的自主化知识产权。”周长根透露,借助接近港澳的优势,公司与多所香港高校密切合作,通过课题研究、项目产业化研究等形式的合作,不断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相信未来会陆续有合作成果涌现,推向市场。”
“新春第一会”令广州市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理事长、南沙专创国际青年社区董事长陈经湛感到振奋。他认为,各界代表的发言展现了广东经济发展的底气、后劲及未来的机会。“作为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工作者,我认为青年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围绕自身专业所长紧紧抓住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在前沿技术创新和技术交叉应用上发力,促进产业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陈经湛透露,新的一年,企业将继续精心策划多领域政策知识宣讲活动,帮助创业者精准对接,鼓励港澳台侨青年创业者携特色项目,参与各级创新创业赛事,争取发展机遇。
采写:GDToday记者 张诗雨
摄影:GDToday记者 邓颖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