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八大行动!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重点任务出炉

南方农村报

受访者供图

2月5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召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负责同志介绍《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和《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主要内容,解读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相关扶持政策。

据了解,广东已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局,2025年将着力实施八大行动,包括产业培优、科技创新、企业培育等系列务实任务,且将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继续加大对产业项目和产业基础设施项目支持力度。

聚焦八大行动

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出炉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表示,2025年广东将着力实施八大行动,包括科技创新强基行动、产业集群培优行动、数智技术赋能行动、区域协调协同行动、产业开放合作行动、优质企业引育行动、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资源要素保障行动等。

实施科技创新强基行动方面,2025年将继续实施基础研究“卓粤”计划、广东强芯、璀璨行动等重点工程,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启动研发攻关项目,首批推动建设不少于30家省级中试平台,打造实时在线的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发布厅”,推动不少于100项新技术新产品首试首用。

实施产业集群培优行动方面,2025年,传统产业方面,将坚持锻长板补短板,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重点抓好石化产业链延伸,推动我省钢铁行业整合升级,推广装配式建筑规模化应用,支持“潮玩潮品”等时尚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将重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力打造集成电路“第三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扩量提质,深化全省低空空域改革,丰富低空经济发展场景;未来产业方面,将大力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实施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政策措施,加快布局商业航天产业,争创1-2个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现代农业方面,将持续实施“粤强种芯”“粤强农装”工程,做好“土特产”文章,全链条发展海洋牧场,推动大型养殖平台数量较上年翻一番;现代服务业方面,将持续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和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推动一批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提能增效,做好“五篇”金融大文章,加力扩围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培育一批带动性强、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

实施数智技术赋能行动方面,2025年将围绕做强做优自主基础软件生态,加快推动自主可控工业软件研发应用;继续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持续支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全年将推动1万家工业企业技改数转。

实施区域协调协同行动方面,2025年将聚焦县域经济发展,完善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和“反向飞地”共建共享机制,有序推动产业转移。发布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目录和产业帮扶协作行动计划,“一县一策”支持县域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

实施产业开放合作行动方面,2025年将继续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融入国内市场,实施好“粤贸全球”“粤贸全国”计划,举办或参与300场以上境外展会和200场左右国内展会,助力企业出海抢订单,打造内销品牌。同时,积极拓展外贸新增长点,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全年力争突破万亿元。

实施优质企业引育行动方面,2025年将深入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十百千万”计划,培育一批新的链主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新培育30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推动5500家以上企业“小升规”。办好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大力招引优质企业,打响“投资广东”品牌。

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方面,2025年将继续开展质量强链专项行动,打造一批质量稳链强链标志性项目。围绕新兴产业领域研制一批关键技术标准,制定发布一批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积极开展品牌建设,打造“广东制造”品牌和“粤字号”农业品牌。

实施资源要素保障行动方面,2025年将继续强化财政金融、基础要素、人才等保障,研究新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加强对实体经济要素保障,对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所需用地指标由省统一保障,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卓越工程师、产业“新工匠”,打造高素质的产业人才队伍。

广东成立民营经济局

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万亿元

行动计划明确产业培优、科技创新、企业培育等系列务实任务,今年将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数量占比50%,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石化钢铁等5大类产业项目380个、年度投资额1658亿元。

广东还将大力推广深圳6个“90%”先进经验,引导创新资源加速向优质企业汇聚。全面落实“技改10条”、“制造业降成本10条”、“科技金融15条”等惠企政策,并结合国家“两新”“两重”工作部署,谋划更多增量政策,为企业发展添薪续力。

此外,为强化政企沟通,省发展改革委已设立民营经济局,积极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广大企业在广东发展,携手共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

继续加大对产业领域资金支持

广东省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广东2025年将继续加大对产业领域资金支持。艾学峰表示,一方面,全力争取中央资金,国家“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广东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第一大省,自去年底便储备“两新”项目,后续持续推进申报,力求争取更多资金。

另一方面,巧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借助“自审自发”试点政策,拓宽投向、扩大资本金范围,优化审核机制,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基建,打造产业新空间。

此外,强化信贷与资本市场支持,省-市-县三级联动,依托“粤信服平台”促银企对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各地还推出36个特色担保产品提升信贷意愿。在推动银行信贷支持的同时,挖掘产业引导基金潜力,完善企业上市培育机制,鼓励并购重组,支持企业发债,推进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全方位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谢晓莉


编辑 肖婉琦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