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蛇年首个工作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职业教育作为与产业联系最为紧密的类型教育,肩负着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需求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杨欣斌说,将聚焦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建设,奋力当好中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第一艘冲锋舟”,为广东依靠“制造业当家”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贡献职业教育力量。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杨欣斌。
上好思政课,才能培育忠诚担当之人。杨欣斌介绍,学校将组织学生寻访大国工匠、探访大国重器、走访大国工程,组织现场教学,开展深度研讨。并挖掘新时代的鲜活故事,丰富思政案例,把思政课讲出时代特色。同时,组织榜样人物进校园,通过真人、真事、真情的浸润,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
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广东“制造业当家”发展战略?
杨欣斌介绍,学校将围绕产业转型动态调整专业,围绕广东“制造业当家”发展战略开设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打造高水平专业群,着力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并将新技术、新工艺转化为新课程,参照新型工作场景建设教学场景,开发鸿蒙、欧拉等技术技能培训包,为广东关键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培养战略人才。同时,与比亚迪、华为等领军型企业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共建平台、共建课程、共训师资、共同育人。
近年来,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企业共建6个院士工作站、14个技术创新中心和3个生产性实训中心,建好全国首家华为ICT学院支持中心,一体设计现代学徒、工匠精英、现场工程师培养体系。
积极服务源头创新,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还建立集成电路学院和研究院,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服务中小企业产品试制、原型创新和重大工艺技术验证。与大疆创新、华星光电等头部企业共建6大研究院,持续推动关键领域技术突破。并联合华为、比亚迪等31家标杆企业,2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共建1个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7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辐射带动区域产业、科技、教育深度协同。
聚焦民生保障,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建好深圳市长青老龄大学、深圳健康养老学院、国际老年教育研究中心,制定健康养老服务相关行业标准。
“我们也要服务跨国企业本土化人才需求,推广中国职业教育标准,打造国际职业教育朋友圈。”杨欣斌介绍,学校与中资企业共建14个海外数字工坊,并依托学校主导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创新中心、全球联系中心、亚非研究与培训中心、“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化平台,开展深入的国际交流活动。如今,该校正依托“职业教育国际互认协议”,做好全国首本职业教育国际期刊,不断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南方+记者 刘汉能
通讯员 许海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