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连州:逐梦“粤湘桂区域性中心城市”|高质量 立潮头

南方+

高质量发展是广东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回首刚刚过去的甲辰龙年,连州市振奋龙马精神,以“工业、商业”为强县支柱,以“农文旅+”为富民之方,奏响经济发展“最强音”,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可圈可点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县域起宏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有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在建项目总投资额103.5亿元,成为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

聚势兴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排名清远第1,省、市重点项目实际投资进度居清远第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列清远第1,签约引进总投资额143亿元的项目31个,“六个百亿级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文旅开新局,举办千年民俗巡演、半程马拉松和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等活动,助力文旅创收超15亿元,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榜单第63位,是广东上榜5个县(市)之一。

潮头逐浪勇击桨,无边胜景在前方。迎着春光再出发,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阔步前行,连州奋跃而上、飞速奔跑,全力开好局、起好步,逐梦“粤湘桂区域性中心城市”,擦亮“诗豪善郡·福寿连州”名片,用奋斗之笔书写新的荣光。

连州是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致力打造“粤湘桂区域性中心城市”。丘贵星 摄

连州是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致力打造“粤湘桂区域性中心城市”。丘贵星 摄

连州“六个百亿级产业”提质增效。图为占据全球5%的产能电子纱产品。黄津 摄

连州“六个百亿级产业”提质增效。图为占据全球5%的产能电子纱产品。黄津 摄

连州举办千年民俗巡演、半程马拉松和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等活动,助力文旅创收超15亿元。曾亮超 摄

连州举办千年民俗巡演、半程马拉松和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等活动,助力文旅创收超15亿元。曾亮超 摄

建设粤湘桂区域性中心城市

“小县大城”阔步“善作大成”

一汪碧水,草地如茵。海阳湖中央公园建成投用后,河村群众老廖几乎每天早晚都来这里散步。“这里白天湖光水色,晚上灯火璀璨,时常还有光影水幕和文艺表演,是连州最好的休闲场所,生活在连州真是挺有福气的。”

总面积约千亩的海阳湖中央公园,为城市形象展示、节庆活动、市民休闲提供了平台。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休闲健身,让市井生活与良好生态环境相得益彰。

县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作为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和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连州切实扛起使命担当,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抓手,不断完善和深化市域层面的顶层设计,集中力量在县域经济、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和谐发展、要素保障等方面狠下功夫,着力建设产业兴旺、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小县大城”。

新型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锚定清远副中心和粤湘桂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紧抓以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机遇,高标准规划建设37平方公里“燕喜新区”,引进落地顺盈广场、粤湘桂国际汽贸中心、连州市国际大酒店项目等商业酒店、民生配套项目,在建项目总投资额103.5亿元,中心城区服务功能持续完善。

城镇能级持续完善提升。深入推进“乐居计划”,建成镇(乡)房地产项目1个,在建项目3个,完成土地招商项目2个,有力推动乡村人口向镇区聚集;谋划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额约10亿元;开展“交通攻坚年”行动,完成各类道路工程193公里,道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城市界面加快有机更新。脚下的道路在“伸长”“增肥”,城市地标也在“换颜”“上新”。建设13.4公里的三江河“城镇+乡野”碧道,打造夜市经济圈;加快推进旧城区扩容提质,充分挖掘中山南路商埠古街、城隍街、慧光塔等资源,打造具有连州特色的“商业+文化旅游”街区,让历史建筑重焕生机,留住城市记忆。

典型镇村培育出新出彩。2024年3个典型镇、21个典型村培育顺利推进;积极对接央企助力资源,协同中交集团、中交四航局、中建集团围绕典型镇培育和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谋划项目54个,总投资额超7亿元;深化与中山大学、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双百行动”,首批19个项目加快落地,与中山大学合作共建的“双百行动”案例入选首批省级优秀示范案例名单。

在描绘城区建设“工笔画”的同时,连州市委、市政府也为各个镇(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目标指引和行动指南。综合考虑镇(乡)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及综合发展水平,连州把星子镇、东陂镇“2”个副中心打造成“十亿元镇”,引导其余9个镇(乡)按照资源禀赋分类打造生态旅游区、农旅融合区、文化开发示范区、连州菜心示范区等,争创多个专业镇、特色镇。

从“一处美”到“全域美”,连州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正以“小县大城”阔步“善作大成”。

“六个百亿级产业”崛起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在连州市清远忠信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一根根直径只有发丝十几分之一的线从拉丝模具“吐”出,再缠绕成一个个丝饼……这不是纺织线,而是印刷线路板(PCB)产业链的最上游产品——电子纱。鲜为人知的是,这家位处建滔(连州)信息产业科技园的企业,其电子纱年产量竟然占据全球5%的产能。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唯有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去年以来,该市坚持产业引领,加快构建连州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谋划打造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食品药品、高端精细化矿业、高端皮革制造和文化旅游等“六个百亿级产业”,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当家,打造新引擎。

以建滔(连州)信息产业科技园为龙头,推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去年建滔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70亿元,建滔(连州)铜箔有限公司获评清远首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粤新综合能源、君汇熔盐储能等18个大型新能源及储能项目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总装机容量715兆瓦,年发电量12.5亿千瓦时,可覆盖当地全社会用电量,成为清远唯一的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

做强产业园,塑造新优势。

左右来回施工的吊塔机宛如巨人,在工人辅助下,厂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新年伊始,在清远民族工业园(清远连州产业园区)的连州海腾机械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现场,机械轰鸣作业,工人马不停蹄施工,展现出一派火热新景象。

“我们几乎是以5天一层楼的速度在建设。”该公司董事长李克全介绍,目前公司已建好2栋1.2万平方米的厂房,力争早建成、早投产,打造年产值10亿元的“粤西北地区首个机械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全链条基地”。

作为连州乃至清远北部工业发展的主战场,连州坚持筑巢引凤,累计投入30亿元完善清远民族工业园基础配套设施,入园项目134个,投资总额230亿元,目前在建项目29个,投资额超40亿元,40家规上企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00.92亿元。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材料、高端精细化矿业、新材料和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的“3+1”现代产业体系;粤北大周商贸城已进驻苏宁易购等品牌100多个。

拼经济,更需要地方敢闯、干部敢为。连州做出新探索,搭建全省第一个互联网招商平台——“连通四海 共赢九州”国际招商推介平台,将总投资1650亿元的66个项目推向全球,在全市掀起“大招商、招大商”工作热潮。去年,该市开展“走出去”和“请进来”招商87次,签约引进项目31个,总投资额约143亿元,高质量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

连州还以智能高效打造现代化产业平台:携手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合作共建清远民族工业园“连山飞地园”,实现资源共享;携手黄埔区打造“黄埔·九陂园”孵化器,向发达地区“借智引智”,助力本地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每一项数据的进位,都是“连州速度”冲刺项目建设的成果,是下大力气推动营商环境提质的成效,佐证着连州高质量发展韧性更足。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擦亮高质量发展“民生底色”

大气古朴的校门,典雅风韵的教学楼,设施齐备的体艺中心……去年8月30日,广州六中连州实验学校正式开学,迎来首批朝气蓬勃的学生。

俯瞰整个校区,错落有致的学校运动场、教学主楼、宿舍区、立体绿化,与远处的江面景色交相辉映;校园内部,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个既充满活力又不失文化底蕴的环境。作为当地“新标杆”学校,该校可增加7860个优质公办学位,助推连州打造成为清远北部教育高地。

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为大。近年来,连州始终如一、专心专注擦亮全市高质量发展“民生底色”,持续将财政支出八成以上投向民生领域,切实把改革发展红利转化为民生幸福指数。

教育教学新突破。全省首创基于“百千万工程”框架下的与华南师范大学柔性结对帮扶机制,全市18所学校与广州完成结对帮扶;“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成果显著,中考平均分从2020年清远市第六名升至2024年前列。

医疗水平新提高。中山三院选派干部到市人医担任院长,省妇幼保健院选派干部挂任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共入驻“名医工作室”11个;省第二中医院帮扶市中医院,南医三院和连州市合作共建南医三院连州医院;完成市人医改扩建工程,增加床位687张,可开放床位达1100张,市人医县域外住院患者占比达25%;连州县域内住院率连续9年保持在90%以上,绩效评价排名四年蝉联清远第1。

全民就业新成效。全民就业行动、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均超额完成任务;“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共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284人次,超额完成“一针一线”纺织服装技能人才培训任务。

养老服务新保障。建成长者饭堂14间,新建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家,实现镇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全覆盖,498张养老床位的市颐养中心项目已动工建设。

手执民生之笔,连州写下太多有温度、有温情、有温暖的故事,一缕缕最抚凡人心的人间烟火气,一张张人民群众洋溢的笑脸,成为这座城市最生动的幸福生活剪影。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连州乡村振兴也实现“加速度”。

特色产业兴旺。“长寿水、富硒米、甜菜心、香腊味、水晶梨”等优质特色农产品走俏大湾区,综合产值增长18.7%;集体商标“东陂腊味”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连州菜心、连州玉竹入选“首批广东省地理标志培育产品”名单。

富民兴村加快。成立连州菜心产业链党委,连州菜心种植面积超15万亩、综合产值超19亿元,分别增长15%、33%;创新产业发展“第一书记”机制,选派10名产业致富带头人担任行政村产业发展“第一书记”,所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30%,带动超2000名村民就业增收。

绿美生态惠民。统筹9000万元支持乡村绿化工作,植树超25万株;创新开展“路安工程”,完成道路安全隐患整治、环境综合整治3608处,绿化美化道路571公里;河长制年度考核位列清远北部地区第1,连续六年获评优秀;建成180公里花果经济带,让村民吃上“生态饭”。

展望未来,随着村美民富产业兴,一个个“十亿元镇”和“亿元村”将崛起在湟川大地。

一线实践

办好一个节,带活一座城

因为连州旅游文化季,云浮游客凌灿华去年第一次来到连州旅游,并参与到网“螺”美食嘬螺段位挑战赛中。“没想到会拿到‘嘬螺王者’,很开心,以后我会介绍很多朋友来连州玩,这边旅游文化特别丰富、景点特别多,非常好玩!”

虽然过去了半年,但由连州带来的精彩回忆依然深深铭刻在无数人心中——那便是从盛夏持续到冬日的首届旅游文化季暨2024连州千年民俗巡演活动。

从去年7月6日起的周末,湟川南路、连州第一大道商圈万人空巷,连州旅游文化季活动火热进行。非遗巡游、“长寿千岁宴”、“嘬螺比赛”、千人免费共尝宴、特色商铺与夜市、古村落文化、连州景点展示体验、手机摄影比赛、农特优产品现场购买体验等丰富活动精彩上演。

从一座粤北小城的千年民俗巡演,扩展到广东、湖南、广西等多个省(区)的“文旅盛宴”;从一场以“赏文化”“品佳肴”“深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全民狂欢”,到持续近半年、风雨不改、如期而至的“精彩之约”……连州依托旅游文化季不仅加速了文旅融合步伐,“到连州过周末,到连州吃宵夜”成为粤北文旅品牌,更彰显了“花小钱办大事”,鲜活作答“小城可为”“小城善为”。

办好一个节,带活一座城。数据显示,连州旅游文化季活动从7月6日至11月底共开展12场,组织了连州及周边省、市、县(区)47支队伍257个民俗节目5200人次参与巡游,接待游客近150万人次,助力文旅创收超10亿元。

旅游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近年,连州坚持把文化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工程,全面实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旅兴农,农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打造百亿级文化旅游产业,成为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和“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单位”,大湾区高品质康养旅游目的地正加快形成。

春节期间,当地又精心策划了“好运连‘连’·连州过年”一系列文旅活动:盛大的非遗巡游年初一亮相,延续旅游文化季的火爆与精彩;年初一晚在海洋湖中央公园举办迎新春大型焰火晚会,共赏烟花漫城;首届龙狮争霸赛年初二亮相,带你龙马精神“狮”来运转;此外还有横跨整个春节的2024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在全新升级打造的西岸·禾悦生态旅游景区上演国潮风主题嘉年华……这份超丰盛的新春文旅大餐,让全国游客再度领略“诗豪善郡,福寿连州”的精彩。

谋时而动,顺势而为。未来,连州将继续深化“农文旅+”,把当地乃至周边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美食特产、赛事活动充分结合,书写出更精彩的“农文旅融合”大文章。

南方+记者 黄津 林伟杰

通讯员 陈爱华 黄迪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梁杰
校对 肖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