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早,人勤春更早。俯瞰平远,处处是新气象。
广东盈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下称“盈华材料”)二期厂房,调胶、上胶、配料、压合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张张玫瑰金色的覆铜板从生产线上缓缓流出;
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大柘北部园区,多台挖掘机在工地上来回转动,工人们在项目上来回穿梭,指挥的声音不时响起;
鹏城花园内,老人们三五成群,在小区内的广场旁散着步,聊着新家的故事……
平远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编制“一城五片区”县城建设规划,稳步推进县城提质改造项目,持续健全消费网络、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县城形象。 袁志鹏 摄
向着春天出发,一刻不停歇。
过去一年,平远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总抓手,坚持统筹各方、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显优的可喜局面,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突破百亿关口,预计突破100亿元。
未来,平远将继续锚定“三个百亿”发展目标,凝聚新共识,拿出新举措,吹响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信心
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破百亿
走进梅州压力容器科技园,忙碌的景象映入眼帘。工人们眼神紧张、行动迅速,正在对设备进行联调联试。
梅州压力容器科技园是平远高新区新落户的企业之一。据悉,梅州压力容器科技园项目分两期实施,首期主要建设钢瓶生产线、钢瓶检测站、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二期主要建设阀门生产线、复合气瓶生产线。项目整体投资预计是5.5个亿,整体达产之后能够达到年销售规模10亿元以上,预计利税每年在3000万元以上。
“目前,智慧充装站及压力容器检测站已完成设备调试,现在正在申请取证阶段,通过省级评审后即可开始正式生产。钢瓶生产厂已完成了各工段设备的分段调试,计划近期完成全流程设备联调联试工作,然后开始申请生产许可。”谈及项目的进度,该项目负责人何华昌充满了信心,话语间洋溢着喜悦。
有信心就有勇气,有信心就有力量。平远,正满怀信心,向春天出发。
信心,源于新成绩的取得。
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平远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00亿元,增长6%左右,近四年年均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7.03亿元、比增10.1%,近四年年均增长7.9%。
瑞梅铁路平远段正在抓紧建设中。袁志鹏 摄
成绩来之不易。2024年,是平远发展历史上极具挑战、极不平凡的一年。百年一遇的“6·16”特大暴雨灾害侵袭平远,打破了小城平静安宁的生活;国内外经济下行,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面临销售疲软、效益下滑、市场预期走弱等情况;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强,民间投资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面对困难,平远积极统筹各方力量,凝聚合力、砥砺前行,超常发力,取得了发展新成效,更给予了平远前进的信心。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9.8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5.4亿元、比增10.5%,规上工业增加值13.5亿元;8家涉农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年产值8.7亿元、税收0.4亿元,评选21个产品为第二批“平远优品”,平远大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信心,更源于机遇的涌现。
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的步伐在加快。
17个省级单位出台融湾配套文件,获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资金116亿元;梅龙高铁开通运行,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正在加快形成,为项目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瑞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将进一步织密平远的交通网络。
机遇带来的红利,让平远前进的步伐更坚实有力。
过去一年,平远做大做强融湾平台,梅州平远高新区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7.62亿元、税收1.87亿元,集聚效应持续显现;南沙·平远国际经贸合作中心新入驻企业7家,年度主营业务收入21亿元、纳税1500多万元;引进计划总投资14.1亿元的12个湾区项目,“中兴通讯·盈华覆铜板”等产业协作进一步深化。
力量在坚定信心中汇聚,目标在凝心聚力中实现。走过千山万水,还要跋山涉水;跨过雄关险隘,还要闯关夺隘。前进的号角,平远在信心中吹响。
决心
转型升级聚焦“高质量”
发展不止步,奋斗无穷期。站在新的坐标点上再来看高质量发展,平远需要解决更多深层次的矛盾。
例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进一步提高经济的质量?又如,如何抢抓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布局新兴产业,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诸如此类问题,都是平远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面对的问题。
有决心,无往而不胜。平远树牢“发展思维”和“产出思维”,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工业化发展。
聚焦“1+N”绿色产业体系,平远努力打造以铜箔和覆铜板、稀土新材料、硅基钙基等为核心的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做优做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家居建材、新能源、酒水饮品等新兴和优势产业,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走进平远高新区的盈华材料高性能覆铜板项目二期厂房内部,偌大的生产车间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工作人员对回流裁切线和叠合区的设备进行操作。一旁,一张张堆叠好的覆铜板会通过自动小车运送到下一步工序机器上。
在盈华材料,工人们正在操作机器,生产有序进行。 袁志鹏 摄
据了解,盈华材料年产3600万张高性能覆铜板建设项目是省、市重点项目。该公司位于平远高新区,成立于2021年7月1日,是广东威华集团体系企业,总投资36亿元。
目前,盈华材料一、二期的七条生产线已全面投产,年产能高达2400万张覆铜板,规模十分可观。2024年,盈华材料的覆铜板产量实现了飞跃式增长,全年产量达到1148万张,与上一年相比,增幅高达116%;与此同时,产值也水涨船高,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96.7%。这些数字,不仅是企业发展成果的有力见证,更是其在行业中竞争力的直观体现。
一批以盈华材料为代表的企业撑起了平远制造业的脊梁,为平远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产业要发展,软件不掉队。平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服务,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得好。
在广东永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正加班加点赶制订单。“2024年,我们实现了1300万元的业绩,同比增长约10%至15%。2025年,我们计划增加一条专门加工钛合金产品的车间,预计产值将达到2300万元。”公司总经理王恺感慨,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平远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和持续提供的优质服务。
2023年,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来到平远,政府对企业的关注度一直很高,经常主动上门关心企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助企业成长壮大。园区内70%左右的企业都与该企业有业务对接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在申请专利方面,政府也给予了该企业大力协助,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主动识变、变中求新、新中求进的积极变化,反映出平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恒心
干群努力干出新成绩
新年新作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站在新起点上,乘着全力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的东风,平远将坚持制造业当家,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群众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平远上下掀起了干事创业的热潮,干群合力奋斗,努力开拓新局面。
连日来,平远县各镇村紧紧围绕“6·16”特大暴雨灾后重建与“百千万工程”两大任务,凝心聚力、协同奋进,掀起了一场如火如荼的人居环境整治的攻坚热潮。
走进泗水镇泗水村,泗水河缓缓流淌,两岸村民正在劳作,整个村子宁静而安详。“6·16”特大暴雨后,村干部带领着村民们携手恢复家园,让平静的生活重新归位。
洪水退去,泗水村的党员干部迅速行动,带头组织起了河道清淤和河堤修复工作。泗水村党总支部书记林宏亮介绍,当前修复整治河道工作的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清理河道淤泥,以恢复水流畅通;二是加固护岸设施,有效防止河岸两侧农田的进一步崩塌,确保周边农田的安全与稳定。
在修复河堤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农户土地的征用问题。老党员带头让地,主动承担起冬修水利的责任,为村民们做出了榜样。
据了解,泗水村拥有83名党员干部,他们在清淤和河堤修复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灾情发生时,我们的党员干部总是第一时间冲锋在前,后期的修复工作中,他们也始终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林宏亮感慨地说道。
种植户林远清在河边种了几亩地,在河道扩宽时,他主动让出上百平方米的土地,为修河道腾出空间。作为村民小组长的他坦然地说:“能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好、更安全,我这点儿牺牲真的不算啥。”
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未来,平远将继续实施“民生十大工程”,办好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和人大代表票决制民生实事,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平远聚焦产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创新性改革举措,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袁志鹏 摄
教育水平越来越优。平远将以“县管校聘”、改善提升办学条件、优化中小学招生机制等为抓手,统筹解决“县城挤”“乡村弱”等难题,加强与广大附中教学托管共建,全力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均衡县。
生活越来越有保障。平远将完善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和急难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县镇村三级综合救助服务平台试点建设,推动参保扩面。
就业规模逐渐扩大。平远将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体系,加强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就业驿站、零工市场建设,面向县内外开展“筑梦青春·就业启航”等系列招聘活动,完善高新区人才、用工供需对接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500人以上。
以奋斗的你我成就奋进的平远。平远亮出了目标,向更高质量的未来奋进。
一线案例
平远深圳小镇迎来首批入住者
走进平远深圳小镇,只见19栋崭新的楼宇错落有致地排列,以“白墙灰瓦稻谷黄”为基调,楼栋间绿草如茵,茶树花、三角梅竞相绽放,枝头挂满了红灯笼,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氛围。笔直的柏油路四通八达,宽阔的同心广场矗立中央,长者食堂宽敞明亮,儿童乐园新颖别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新家的欢声笑语。
已经交付的平远深圳小镇(一期)鹏城花园。 袁志鹏 摄
步入楼内,乘坐电梯直达新家,宽敞的客餐厅、精致的厨房、明亮的卧室一一展现在眼前。室内装修既精致又实用,洁具卫浴、橱柜厨电等设施一应俱全。“厨房里的橱柜和厨电都是安装好的,而且都是不错的品牌。搬进来后,我们只需准备些锅碗瓢盆就可以开始做饭了。接下来,我们会慢慢完善家里的设备,一点一点地装扮我们的新家。”作为第一户通燃气的住户,来自仁居镇上远村的武福珍难掩内心的喜悦。武福珍一家是受灾严重的“全倒户”,他们对政府分配的房子非常满意,直言这里的环境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好,小区设施齐全,周边环境干净整洁。
平远深圳小镇安居工程位于平远县北部新城,建设用地面积达4.7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7.75万平方米。该项目包含18栋住宅楼以及1栋3层的综合服务中心,共提供565套住房。项目由深圳市援建,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负责建设,中建科工作为EPC总承包单位承建。建成后,将为全县受灾乡镇的“全倒户”“严损户”以及“无法使用房屋户”提供安居住房,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截至1月23日,深圳小镇已办入住手续423户。
建设者说
广东盈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小平: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笔者踏入盈华材料,试图探寻其飞速发展背后的奥秘。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小平热情相迎,眼中满是对企业的深厚情感与自豪。交谈中,黄小平凭借对企业发展历程的深度了解,以及参与每一次关键决策与突破的切身体会,打开了话匣子。从创业团队最初的艰难摸索,到攻克技术难题时的日夜拼搏;从市场拓展时的四处奔波,到创新策略的大胆尝试,随着黄小平的讲述,一幅盈华电子材料砥砺前行、蓬勃发展的画卷在笔者眼前徐徐展开。
投产初期,公司主要面临两大难题:产品难以获市场认可,产能消化压力巨大。“前期我们的销售思路主要专注于打造独特优势,主推高性价比、高稳定及高性能产品,吸引目标客户,建立竞争优势。去年下半年,公司敏锐捕捉市场风向,果断将销售战略转舵至高端蓝海市场,更加注重市场细分,针对特定客户群体,定制精准营销策略。围绕AI、新能源、智能家电等需求火爆的领域,及时推出适配的新产品与服务,进一步增强客户黏性。”黄小平说,2021年项目筹建之初,公司做出的打造“智慧工厂、黑灯工厂”的决策也是非常正确的。力推的智能化、智慧化生产运营管理为公司实现“世界一流”的定位目标提供了极大的支撑。作为行业新生,智慧工厂的建设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比传统覆铜板企业更具优势。盈华材料的设备比同行更先进、生产成本管控和能耗管理更精细、人员效率更高、排产和库存管理更灵活。
谈及创新策略,黄小平详细阐述了公司如何精准把握行业趋势、果断投入研发、突破技术瓶颈,研发出具有核心竞争力产品的过程。“公司深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为此,投入8000余万元建设了行业一流的研发中心。这里不仅设有小试实验室,还有中试测试生产线,并且配备了50余台行业领先的高精密进口研发仪器设备,这些先进的硬件设施,为公司研发创新、产品迭代升级提供坚实的保障。”黄小平告诉笔者,在人才培养与技术合作方面,公司同样积极行动。目前,公司与广东工业大学、嘉应学院、梅州市技师学院等高校促成了产学研合作,合作模式有研究生联合培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科研项目联合技术攻关等,为公司持续提升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能力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凭借着在研发创新上的不懈努力,公司已成功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梅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项认定。而此刻,公司仍在大步迈进,积极申请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精特新企业等认定,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攀登。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撰文 梁时禹 吴辉燕 袁志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