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梅产业园:打造对口帮扶协作“广梅样板”|高质量发展特别报道

南方日报 南方+

新春佳节,广梅产业园道路两旁挂起红灯笼,洋溢浓浓节庆气息。与此同时,园区内的项目建设“满弓劲发”,林和汽车散热器、食出力源等项目顺利封顶,诚越、晟鑫新材料等工厂“马力全开”,珠江啤酒纯生啤酒生产线投产在望,处处呈现繁忙景象。

广梅产业园持续在主平台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提升、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打造对口帮扶协作“广梅样板”。 资料图片

广梅产业园持续在主平台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提升、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打造对口帮扶协作“广梅样板”。 资料图片

去年,作为广梅对口帮扶协作的主阵地,广梅产业园借力穗梅产业共建,工业经济发展交出亮丽答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0.2亿元,同比增长45.7%,增速位居梅州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05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位列梅州市第二;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7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梅州市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园区本级税收收入继2023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后,再次实现新跨越,成功站上1.1亿元的新台阶。

迈入2025年,广梅产业园将进一步深化“湾区+苏区”合作,持续在主平台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提升、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打造对口帮扶协作“广梅样板”,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70亿元,奋力在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走在全省最前列。

项目“拉满弓” 冲刺“开门红”

杲杲冬日,万物负暄。林和汽车散热器项目施工现场,外围脚手架林立,绿色防护网格外显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后,项目紧锣密鼓地推进外墙装饰、室内装修等工作,向着竣工投产稳步迈进。

来自惠州的广东林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散热器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其产品远销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地。“散热器是刚需产品,只要车上路了,就能用得上。电池更需要散热,新能源汽车的畅销,也拓宽散热器的销路。”广东林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爱玉提及,因是客家人,故梅州成为增资扩产的首选地。

“企业要多快,服务就有多快。”张爱玉对广梅产业园“拿地即开工”极简审批印象深刻。林和汽车散热器生产项目2024年6月28日取得土地不动产权证,7月3日拿到规划许可证,7月9日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8个工作日全部办完建设审批流程。

从投资与收益的角度来看,林和汽车散热器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2024年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主要用于建造厂房及进口设备等。“今年还将继续投入资金用于厂房装修、原材料采购和设备进口。”张爱玉回忆,早年公司的铝管、配件还需向外采购,如今已成功打通铝管和型材制造、加工组装、钎焊、检测、装配、包装各环节,甚至包装都实现全自动生产。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0.9亿元,年税收300万元。

“早在去年10月就已接满2025年订单,现在都不敢再接单”。时间紧,任务重。张爱玉坦言,春节期间,项目负责人坚守岗位,按照设计图纸现场指导工人施工,全力督促进度,确保项目今年3月验收、4月投产。

林和汽配“火力全开”忙施工只是广梅产业园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2024年,广梅产业园新动工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20亿元;新投产项目19个,预计新增年产值108.25亿元。

广梅产业园近年引进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集聚发展。图为圣戈班汽车玻璃生产线。何森垚 摄

广梅产业园近年引进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集聚发展。图为圣戈班汽车玻璃生产线。何森垚 摄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以来,广梅产业园在推动省属国企落户投资方面成果显著。不仅引进广新集团下属的广东省食出力源饲料生产基地项目,还招引广东省供销社天业冷链集团投资2亿元建设冷链及食品加工生产项目,进一步完善食品饮料产业配套。

展望2025年,广梅产业园将持续挖掘“广州所长、梅州所需”,在汽车租售产业协作、生物制药产业协作、无人机产业协同、园林科技产业协同等方面持续深化产业共建。此外,推动承达、食出力源等9个项目加快建设,争取每年均实现不低于10亿元的工业固投,全力做大园区工业经济规模。

“老友”增资扩产 “新朋”纷至沓来

蛇年春节至,各地张灯结彩。走进广东诚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政强身穿粉色衬衫,正热火朝天地与客户商谈新年订单。

作为一家有着14年历史的PCB行业龙头企业,诚越新材料专注于金属基覆铜板、铝基覆铜板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2021年,抢抓梅州打造“中国铜箔之都”机遇,诚越新材料将工厂从广州黄埔区整体搬迁至梅州。

“第一代玻纤覆铜板应用广泛,常见于遥控板、电磁炉等各类小家电产品中。诚越致力于第二代金属铝基覆铜板的研发与生产,此类产品主要应用于液晶显示屏等领域。”肖政强提及,近年来,公司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超导低热阻覆铜板顺利投产。这款产品能在高电压电流冲击下保持无损状态,不会出现短路、发热等问题;不仅应用于3D打印机、5G设备等前沿领域,还在航空航天、城市智慧照明以及智能家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公司成功取得IATF 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产品也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自搬迁至梅州投产后,诚越新材料仅用9个月就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标准。经过3年的稳健发展,公司产值已达4500万元。前期,诚越新材料在广梅产业园租赁厂房发展生产。随着业务不断拓展,诚越新材料投入7500万元于园区购地建设高标准数控自动化厂房,以此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新厂可生产200万张覆铜板。”谈及为增资扩产原因,肖政强提到,除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外,广梅产业园良好的产业配套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而园区“一站式”五星级服务为企业带来极大便利。“我们也调研过其他工业园,很少有像广梅园这样周到的服务。”肖政强说。

“2025年产值保底6000万,冲刺1个亿,力争成为广梅园亿元俱乐部成员。”谈及今年计划,肖政强信心满满。接下来,诚越新材料将在江苏昆山设立事业处,积极开拓北方市场;依托超导低热阻覆铜板技术,全力打开AI市场。同时,积极拓展东南亚以及印度、伊朗等海外市场,力争今年出口额达到3000万元。

作为穗梅产业共建主阵地、有序转移主平台、帮扶协作主力军,广梅产业园近年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存量企业增资扩产,多管齐下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2024年,广梅产业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2.54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工业固投10.26亿元,同比增长52.6%。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世界客都”梅州与“千年商都”广州紧密合作,广汽圣戈班、珠江啤酒等广州市属国资国企在梅项目纷纷增资扩产,共追加投资约14.84亿元,“二期现象”加速呈现。企业选择追加投资建设二期项目,与园区深挖固投潜力、落实惠企政策等举措密不可分。据统计,2024年,园区累计为企业留抵退税4357万元,高效兑付各类奖补资金近1亿元;出让工业用地315亩,新增出租政府标准厂房8.8万平方米,厂房闲置率下降19%。

今年,广梅产业园将继续推动购地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力争完成年度工业固投目标任务。同时,严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帮助企业用好用活政策,以“双向赋能”深度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服务五星级 营商促赢商

走进承达装配式装修产业智能制造基地,宿舍已顺利封顶,工人们紧锣密鼓地忙着厂房基础工程建设。作为香港承达集团下属企业承达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广州承达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出资设立的子公司,广东承达智能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墙板、天花、木门、柜类等酒店装修材料。去年,广梅产业园成功引进香港承达集团项目,投资金额高达1711万美元,成为梅州近5年来首个单笔实际利用外资超亿元的项目,拉动梅州实际利用外资增长增速达672.5%、增速名列全省第一。

据统计,2024年,广梅产业园新引进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25.6亿元。这些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27.35亿元、税收6133万元。招商效能的持续提升,得益于广梅产业园始终秉持“优化‘营商’不断‘赢商’”的理念,把企业满意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标尺。

近年来,根据《关于盘活闲置资产实施“免费梅州”促招商引资及创业行动的指导意见》,广梅产业园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标准厂房和办公楼免收租金的优惠政策。自“免费广梅园”实施以来,共吸引吉芯半导体、睿工科技、夸父材料等24个项目签约入园。目前,已有6个项目成功上规纳统,计划总投资21亿元,共盘活政府标准厂房约9.7万平方米,闲置资产得到充分利用。以吉芯半导体为例,自入园一年多来,吉芯半导体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实现产值7000万元。

聚焦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广梅产业园组建招商引资、经济运行、项目筹建等3个专班,全方位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服务,成功打造对标湾区的服务型园区,并获评五星级服务园区。

招商引资方面,广梅产业园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专班,每月定期研究部署招商引资工作,坚持“一把手”招商为统领,采取优惠政策招商、产业链招商和资本招商等方式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意向项目办理入园阶段,还有专人协助企业办理项目入园、工商注册、发改立项等手续,帮助企业快速落地。

项目筹建方面,广梅产业园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推行“拿地即开工”极简审批,从项目洽谈起实行“一对一”全程指导、靠前服务;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网上受理办结,38项“极简办”事项全面实施,办事效率极大提升,极大缩短项目落地时间。

经济运行方面,广梅产业园每月定期分析研判经济运行情况,专班成员主动上门沟通对接企业,全方位协助企业解决发票增额、招工用工、厂房改建等问题,积极落实各类惠企政策,让企业舒心经营、安心发展。

展望2025年,广梅产业园将充分利用好省产业转移、广州帮扶政策以及“免费广梅园”等政策,采用驻外招商、中介招商、基金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方式,争取每年引进不少于20个产业项目,出让不少于300亩工业用地,出租不少于5万平方米的国有标准厂房。同时,园区将着力引进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性强的“打粮食”项目,多措并举推动园区经济再上新台阶。

一线案例

“三个协同”助推铜箔产业积厚成势

走进晟鑫(广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侧电解铜板整齐码放,另一侧高温设备将电解铜板迅速熔化为炽热铜水,经模具定型、冷却处理后,一根根无氧铜杆被缓缓引出。

晟鑫(广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高温设备将电解铜板熔化为炽热铜水,经模具定型、冷却处理后,一根根无氧铜杆被缓缓引出。 资料图片

晟鑫(广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高温设备将电解铜板熔化为炽热铜水,经模具定型、冷却处理后,一根根无氧铜杆被缓缓引出。 资料图片

2024年4月,广梅产业园引进民企晟鑫(广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加工铜材。该企业仅用4个月就完成了从签约入园到升规纳统的全过程,再次刷新“广梅速度”。与此同时,梅州广梅园铜业有限公司成立。作为广梅产业园国企中所属梅州广梅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二级子公司,广梅园铜业负责铜材采购以及成品销售。

对于初创公司而言,由于自身实力不够雄厚,在争取银行金融支持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广梅产业园通过发挥广梅园铜业国企资金优势,叠加晟鑫技术优势,结合本地市场需求和产业优势,为企业搭建合作共赢的发展平台。通过国企融资授信、就近采购、近地供货、供应链交易等系列创新举措,有效降低铜箔企业在物流、库存、资金等方面的成本,显著提升梅州铜箔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广梅园铜业扮演贸易平台公司的角色,预付款等于购买铜杆的款项。”晟鑫(广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潮洪解释,广梅园铜业预付资金给晟鑫,晟鑫利用这笔款项采购原材料电解铜板,通过上引法将其制成无氧铜杆后,再销售给广梅园铜业。广梅园铜业再将其销售给嘉元、盈华等下游企业。

“高新区国企广梅投公司通过提供不动产权抵押担保和连带责任保证等形式,增加银行授信金额,为广梅园铜业提供资金保障。”梅州广梅园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海彬介绍,这种资金运作模式使得广梅园铜业能够通过担保争取到条件更优的银行授信条件。

自2024年6月份开展铜贸易业务以来,广梅园铜业公司已获得广州银行等金融机构抵押授信约2.81亿元。公司根据铜箔企业的订单情况,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账期,切实解决铜箔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大的问题。凭借优质的服务和稳定的供应,广梅元铜业成功获取梅州市盈华、嘉元等铜箔企业70%以上的铜杆、铜线订单。

以盈华为例,以往该公司要到福建等地购买铜材,且通常需要储备一个星期的库存。由于铜的价值较高,库存货值高达上亿元,企业因此背负沉重的资金压力。“如今,从广梅园铜业采购铜材,一个电话就能送货上门。”在李海彬看来,减少铜加工企业和下游客户在原材料资金方面占用的同时,该模式还加强了梅州铜产业链下游客户的黏性,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加强。

立足自身铜箔产业结构基础,广梅产业园探索出的这条国企与民企协同、制造业与金融协同及产业链协同的“三个协同”发展路径,有力推动梅州铜箔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数据显示,晟鑫2024年实现工业产值23.1亿元,广梅园铜业贸易额超30亿元,并带动铜贸易产业链实现销售额81.5亿元,不仅助推广梅园工业总产值和规上工业总产值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百亿产值园区”,稳步向“百亿营收国企”“百亿大宗商品供应链”目标迈进,而且拉动梅州市2024年GDP增长约0.7个百分点。

新的一年,广梅产业园将加快推动铜压延加工基地项目扩产,进一步提升产能满足梅州用铜企业生产需求,力争推动晟鑫实现工业产值60亿元以上。

建设者说

梅州珠江啤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政韫:

扛起国企担当 力促产能翻番

梅州珠江啤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政韫自称“老珠啤”。2000年大学毕业后,朱政韫就加入了珠江啤酒。2021年8月,从广州调任梅州后,朱政韫负责生产、设备等工作。

珠江啤酒与梅州的渊源颇深。早在2000年,珠江啤酒就在梅城教子岌设立分装公司,酒自广州来,通过“集中酿造、分散灌装”的模式,满足粤东北地区消费者畅饮需求。随着市场发展,珠江啤酒于2010年成立东南事业部,并在广梅产业园筹建新厂。

作为首家入驻广梅产业园的国企,梅州珠江啤酒有限公司2012年8月18日正式投产,业务范围亦从分装公司转型为涵盖酿造、灌装、仓储的啤酒生产企业。“产品辐射梅州、河源,粤东地区以及华东五省一直辖市。”朱政韫回忆,自2019年起,梅州珠江啤酒业绩开始逐年上涨,连续多年完成股份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

自2018年以来,纯生啤酒销量持续增长。为了更好地满足新一代消费者需求,梅州珠江啤酒有限公司新增投资1.5亿元改造瓶装纯生啤酒生产线。

“东南事业部啤酒销量连续突破历史高峰,中高端产品占比连年攀升,目前的产能已无法满足持续‘东拓’的战略目标,必须通过增资扩产,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从而推动工厂数字智能制造,打造新质生产力高地。”朱政韫告诉记者,改造项目主要包括将一条2万瓶/小时的瓶装普通啤酒生产线置换为4万瓶/小时的瓶装纯生啤酒生产线,对酿造系统进行升级,完善仓储配套设施。

作为首个入驻广梅产业园的国企,梅州珠江啤酒有限公司在土地、政策、人才引进等方面都得到园区大力支持。朱政韫谈及,“公司也不负众望,连续11年成为园区第一纳税大户,近几年的产销也连续刷新历史纪录。”

瓶装纯生啤酒生产线及配套系统升级改造项目自2024年7月26日启动以来,受到现有场地和设备的影响,同时要兼顾生产,子项目也较多,改造项目的实施难度比新建项目大很多。当此之时,广梅产业园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全程服务,力促项目尽快投产见效、释放产能。“二期改造的施工许可证仅用3天就顺利办妥。”朱政韫笑言,项目达产后,还能享受相应技改补贴。

“预估3月可以试产。”新产线投入使用,朱政韫深感这两年有得忙。不过,他表示,扛起国企担当,助推食品饮料业新增长,“老珠啤”义不容辞。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撰文 李娇 刘明心

编辑 罗蔚然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