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长安镇:“千亿镇”的典型镇打造之路|典型镇一线行⑩

南方+

这段时间,东莞长安镇备受关注。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东莞长安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元,成为广东第三、全国第六座“千亿镇”。

乡镇,联城带村,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百千万工程”明确提出,集中资源力量,培育更多全国经济强镇。入选首批典型镇以来,东莞长安镇抓住建设契机,全力构建“12359”工作格局,集中资源、分类施策,壮大镇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茅洲河东莞段沿岸风光

因地制宜培育打造镇域支柱产业

长安镇位于东莞市南端,东邻深圳,南临珠江口,西连虎门镇和滨海湾新区,北倚莲花山。改革开放以来,长安镇积累了雄厚的产业基础,镇村经济较为发达。

长期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是长安镇镇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长安镇敏锐抓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潮,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逐步嵌入全球产业链,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和智能手机生产基地。

长安门

在8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长安镇孕育出全球手机头部厂商OPPO、vivo两大巨头,形成了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上下游配套企业超过1000家,其中规上电子信息企业226家,相关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

通信领域大多零部件需要用到模具,模具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溢出效应,为模具产业提供了广阔市场和空间,让后者成为长安经济发展又一“主引擎”。

经过多年培育,长安五金模具产业已经形成集聚规模,全镇拥有五金模具生产企业1600多家,个体工商户近1万户,拥有5个五金模具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超过160亿元,2023年长安全镇规上机械五金模具业产值达423亿元,“世界模具看中国,中国模具看长安”已然成为行业共识。

除千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500亿级的五金模具产业外,长安镇还培育出智能视觉、新能源汽车配套、电子大健康三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长安镇风貌

以东莞不到3.3%的土地和10%的人口,长安镇创造了全市8%的生产总值、10%的经营主体、10%的工业总产值以及20%的进出口总额。

在产业发展的背后,是清晰的发展规划。

典型镇培育建设以来,长安镇因地制宜提出“产业重镇、开放门户”的定位,并明确北部总部经济生态片区、南部高端智能智造片区的发展方向,由此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打造与经济相协调的城乡品质

依托厚实的产业基础,长安镇全力加速镇域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并按照小城市标准,有条不紊推进规划建设。

当地持续深化乡镇建设规划编制,《东莞市长安镇“百千万工程”典型镇(中心镇)建设提升规划(2023—2035年)》已编制完成,该规划将作为推动镇域品质提升的重要制度保障。

在美丽圩镇建设方面,当地有序打造广深高速出入口、环莞快速入口、茅洲河门户节点、东门中路入镇路口,使其成为展现乡镇风貌的靓丽通道。锦厦步行街经改造后蝶变为美丽示范主街;新安增田农贸市场与锦厦中心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环境干净整洁;碧荷园、金憩园、锦绣园等一批绿美生态小公园成为群众休闲的好去处。

厦岗社区美丽庭院

在镇域建设过程中,长安镇还加速城中村改造。2024年,长安镇共有城中村改造小圈项目3个,其中城中村综合整治类项目2个(霄边下洋小区、锦厦新村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各项改造项目正有序推进。同时,当地有序开展建筑风貌改造。例如新民社区新民路、祥和街、顺和路、新丰路为农房风貌管控提升试点项目,霄边社区下洋新村外街(建设路)进行农房风貌管控,力求塑造实用、美观且有特色的建筑风貌。

在改善圩镇风貌与人居环境的同时,长安镇还着重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全镇加快教育扩容提质步伐。目前,全镇有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105所,并与华师附中合作办学,建成乌沙小学、实验中学改扩建项目,步步高实验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公办学位3000余个。

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扩容。目前全镇共有医疗机构325家,基本构建起“一公立、五民办、一专科、社卫全覆盖”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升级镇公立二甲医院就医环境和服务水平;落实1个社卫中心、22个卫生站点标准化建设。

另外,当地着力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完成镇敬老院第一期升级改造,建成2个长者食堂和3个配送点;开展示范性托育机构创建申报和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长安体育公园

长安体育公园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还注重加强惠民文化供给。如承办2024年东莞“厂BA”等市级体育赛事,并推动生态文明与文旅体事业深度融合,开展各类文体旅活动5800场次,170万人次参与。

南方+记者 张子俊 刘亮 黄进

编辑 张茵 周煦钊
校对 叶剑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