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孙文静
央视春晚,一群身着花袄、手持花绢的机器人激情炫舞;深圳商圈,身披变形金刚战袍的机器人欢乐巡游、精彩互动;广州花市,围着红围巾的机器人向来往市民躬身作揖、送上祝福……蛇年春节,年俗展现新气象,年味更具“科技范儿”。
春节是蕴含诗意的节日。当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这段诗意的日子注定会充满奇妙——漫步街头,穿戴警用装备的机器人跟着民警去夜巡,路人感叹“科技感+安全感”拉满;置身景区,机器狗“导游”忙得不亦乐乎,游客惊呼“科技感+获得感”十足;更有“登山助力机器人”在一景区试运营,不少网友跃跃欲试。若想解锁“智能机器人还会干点啥”这道题,蛇年春节是一个不容错过的观察窗口。
文化与科技,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且紧密的联系:文化为科技铸魂,科技为文化赋能,“双向奔赴”方能致远。春节,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悠远绵长;机器人,现代与时尚的代名词,潜力无穷。举目四望,有AI机器人挥毫写春联,于一撇一捺中传承传统习俗;有机器狗披着舞狮服装跃动似龙游,激发游客对科技产品的兴趣与喜爱。透过一场场文化活动,看得见的是机器人亮出绝活、大展身手,看不见的是传统文化固本铸魂、塑形聚力。
春节文化生生不息,科技创新永不止步。这个春节,以“深度求索”(DeepSeek)、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成果让我们倍感骄傲,同时也让我们深感责任之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不断破解“卡脖子”难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个红红火火、未来感十足的蛇年春节,是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的缩影。期待这份特殊的新年记忆,激励我们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开启奋斗新征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