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防骗警报|高价收购游戏账号?警惕掉入陷阱!

南方+

栏目语:

春节期间,人们返乡、出游,资金的流动更加频繁,在此期间易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层出不穷。南方+东莞公安频道推出栏目《开年防骗警报》,梳理这个特殊节点的典型案例,提醒人们务必提高防骗意识,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如果有人看中你的游戏账号,想要高价收购,你会心动吗?当你以为捡到了大便宜的时候,可能屏幕对面的“买家”却是个“骗子”。1月31日,记者收集整理东莞公安部门发布的警惕游戏交易套路的多个案例,提醒市民要提高防范意识。

点击对方提供陌生链接转账被骗

小李想要出售自己的游戏账号,一位“玩家”有购买意向并添加了小李的QQ号进行沟通,经过协商小李以1700元的价格出售给对方,对方要求走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小李是第一次进行游戏交易,对交易平台不太了解,就通过对方提供的网址下载了一个投屏软件,在对方的指导下,扫描二维码登录了某游戏交易平台,并发布账户出售信息。

在对方的指引下,小李使用某银行卡在抖音平台开通了“放心借”服务,并按照对方要求分两次借款共10万元。

很快,平台“客服”发来了订单支付成功的截图,告诉小李因其操作失误导致账号冻结,让小李向平台转账解冻费,并保证交易完成后所交费用将全额退还。小李信以为真,向“客服”提供的多个账户转账,共计10000余元,但转账后仍无法提现,小李这才意识到被骗。

购买优惠的游戏皮肤被骗18万

近日,上小学的小林快要放假了,在使用她奶奶的手机时,在某购物APP上浏览购买游戏账户。忽然有三家商家主动联系小林,称可以购买优惠的游戏皮肤和账户,小林看到对方提供的价格十分心动,商家随即给小林介绍游戏账户情况,并指引小林如何下单,给她发了多个购物拼单链接,小林通过对方的指示一一支付了。

几天后由于未收到游戏账户,小林联系了商家客服反映情况,客服表示需要再进行购物拼单,于是她又以同样的方法支付了多笔订单。

当日凌晨,小林的家长才发现手机上多了17笔订单,前前后后共损失约18万元,随即报警。

■诈骗手法分析

1.锁定对象

骗子在游戏聊天中寻找有出售游戏账号或装备需求的受害者,并添加对方好友,确认交易流程。

2. 刻意引导

通过发送小程序二维码或者下载APP等方式,引导受害者在指定的虚假交易平台注册并进行交易。

3. 图片误导

利用假的资金入账截图让受害者误以为交易成功,然后以账号提现失败、交纳保证金、账号被冻结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反复转账。

4. 金蝉脱壳

当骗子达成目的后,会要求受害者在转账后删除聊天记录、转账短信等,等受害者醒悟过来发现被骗时,早被骗子拉黑屏蔽。

■警方提示

1、买卖游戏账号、游戏装备等一定要在官方网站或官方指定交易平台进行,避免绕开平台私下交易。面对“低价出售”“高价收购”及“赠送游戏皮肤”等诱惑时,要保持高度警惕,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2、以账号提现失败、交纳保证金、账号冻结等各种理由,需要继续充值才可以解封账号的都是诈骗!切勿按照对方要求继续充值,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

3、各位家长应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特别是支付密码,以免孩子受骗后发生大额转账。同时,家长应为未成年子女的移动支付账户设置合理的消费限额,避免大额资金被轻易转走。

4、如不慎被骗,请留存好相关证据,并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电话。

南方+记者 何建文

春节防骗警报|高价收购游戏账号?市民要警惕套路深容易掉入陷阱


编辑 李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