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晚,央视首次全面运用 “XR+数字孪生+VP+AI”“5G+4K/8K+AI”等创新成果,将中华文化瑰宝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这样的科技春晚背后,怎么少得了深圳科技?南方+了解到,至少有这些深圳科技元素闪耀春晚舞台。
打造这些科技元素的深圳企业中,既有“老面孔”,也有新生力量。
去年刚度过20岁“生日”的深圳企业洲明科技是多届央视春晚服务商,此次深度参与了多个重点节目的数字内容制作、舞台美术设计与核心技术支持,涵盖从裸眼3D、LED AI空间渲染视觉、空间计算,到虚拟现实、UE特效等多项前沿技术。
那个火爆全网的人行机器人跳秧歌的《秧BOT》节目,也有深圳企业:去年初上市的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速腾聚创为扭东北秧歌的机器人提供了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Helios,让机器人在舞台上能够实现精准定位、走位。
一些小品中也出现了深圳企业华为的三折屏手机等。
2025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回顾过去,多年来,深圳科技都与央视春晚有着“不解之缘”。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央视春晚中包含大量深圳科技元素频频亮相春晚舞台,LED显示、无人机、AI、5G、机器人、激光投影、3D传感等技术。
2016年央视春晚舞台上的优必选Alpha 1S机器人。
2016年,来自深圳的大疆无人机和优必选机器人亮相春晚舞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9年除夕夜,穿行城市间的比亚迪云轨云巴、踏歌起舞的优必选仿人机器人等亮相春晚,以“硬核高科技”表演惊艳全场。
穿过时光的河流,这些为全国观众奉上科技视觉盛宴的深圳企业,在现实中也取得了让人惊艳的扎实成绩。
2024年,比亚迪再次蝉联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冠军和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的销量冠军。当年第三季度,比亚迪营收首次超过特斯拉。
2023年,优必选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2024年,优必选还与比亚迪“梦幻联动”,身高1.72米的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进入比亚迪工厂执行搬运任务实训。
比亚迪、优必选等企业的成长是深圳科创产业的一个缩影。
在央视春晚舞台上的热闹、惊艳背后,是深圳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的“能见度”,折射出深圳发展新质生产力成果显著。
从研发投入看,截至2024年11月的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2236.61亿元,增长18.9%,连续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R&D经费投入强度6.46%,首次实现总量和强度居全国大中城市“双第二”。2023年深圳企业R&D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总量居全国城市第一。
从企业实力看,深圳“头部企业”全面领跑,新锐企业多点开花,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5万家。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十中,华为、腾讯、比亚迪占据三席。《2024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显示,华为研发投入在全球企业中位居第五名,腾讯位居第十九名,这也是中国企业中排名最靠前的两个企业。
从区位优势看,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在全球创新指数(GII)百强科技集群中位居第二位。
亮眼的数据,反映了深圳科技创新动力强劲、企业活力十足、未来潜力巨大。
科技创新“硬核力”为深圳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能,造就了深圳经济增长“硬实力”。
2024年,深圳GDP达36801.87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位居一线城市第一。
当前,深圳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全球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孵化器,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产品不仅出现在春晚舞台上,也在这片创新沃土上默默孕育、成长,被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体验。
南方+记者 马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