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闹新春 品味客家情!春节期间我市推出非遗系列活动

梅州发布
+订阅

2025年蛇年,我国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春节假期期间,我市推出了非遗系列活动,客家山歌、兴宁版画、杯花舞等多个非遗代表性项目联袂上演,向全世界人民发出诚挚邀请:“请到梅州过大年”,感受客家文化独特魅力,体验不一样的年味。

“什么是版画?”“凹凸版画有什么不一样呢?”1月30日上午9∶30,以《刀木碰撞,墨纸交融——兴宁版画制作》为题的客博学堂在中国客家博物馆二楼准时开课。活动中,近20组亲子家庭观看了兴宁版画艺术的相关制作工艺视频,通过老师讲解、观看图片等形式,了解梅州兴宁版画发展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知识抢答互动。随后,家长和孩子们在现场体验了客家建筑版画制作,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

“兴宁版画是梅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于2022年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对梅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据中国客家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1月29日至2月2日(即正月初一至初五),中国客家博物馆举办“博物馆里过大年 非遗技艺贺新春”——“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系列活动,集中宣传、展示各项非遗技艺,包括大埔鲤鱼灯制作、兴宁版画制作、五华酿豆腐、客家山歌剧、拓印等,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

“锵锵锵……”1月30日15∶40,在客天下景区记忆广场,一阵阵清脆悦耳的杯声传来,舞者们随着音律节拍挥动着手中的杯花翩翩起舞,吸引了不少游客围观欣赏。据了解,1月29日至2月4日(大年初一至初七),该景区推出“飞仙国潮秀 奔富客家年”大型主题活动,营造梅州客天下旅游度假区“欢乐、喜庆、民俗、年味”的春节氛围。其中,非遗元素贯穿每日活动的始终,有杯花舞、席狮舞、客家山歌、竹竿舞、打铁花等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展演、互动,极大地丰富了市民游客的游玩体验。

来源:梅州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