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心不讲金”!留在清远过大年领“广式红包”为新年添喜气

文明清远
+订阅

蛇年新春即将到来

近期

主打“讲心不讲金”的“广式红包”冲上热搜

1月27日,记者从市区多家银行机构了解到,进入1月以来,陆陆续续有市民前往柜台预约兑换新钞。28日就是除夕,27日当天还有不少市民前去兑换新钞,其中20元、10元、5元等小面额新钞尤为抢手。不少市民表示,广东人发红包,追求的是好意头,金额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传递祝福,为新年添喜气。

当天一早,中国建设银行(清远市分行)还没到营业时间,门口就站了不少市民等待着银行开门后前往兑换新钞。“今年留在清远过年,我打算兑换2千10元面值的,还有2千20元面值的,用来派给亲戚朋友家的孩子,自家兄弟姐妹的孩子就每人100元。”市民陆先生表示,自己是东北人,老家那边给亲戚孩子起码两三百起步,妻子是清远人,结婚之后才知道这边给熟人50、100元就行,“广式红包”可谓是“红包界”的清流。

广东的“平价利是”给“红包界”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但有的地方红包金额却不断攀升,被发红包“卷”得不轻。在清远工作,老家在新疆的王女士表示,老家那边一般给亲人、好朋友小孩的红包都是2千起步,来到清远工作发现包100元就算是“巨款”,觉得很惊讶,“记得我小时候,亲戚给我们小孩的红包都有400、500元,现在2、3千。一个春节下来,一个小孩的压岁钱,少说也有2、3万。”王女士认为,相比之下,清远这边红包的金额,对派红包的人和收红包的人来说,都不会有太大负担。还没结婚的她表示今年不回去了,就留在清远过年,感受清远的年味。

“广式红包”虽然金额不算多,但胜在数量和心意。红包派发不再局限于家人,可以让春节的祝福传递得更远。市民郭女士表示,自己是江西人,定居在清远后,派出的红包都是以50元、10元、5元为主。“老家那边直系亲属才给红包,不熟的不给,广东这边邻里之间,同事之间也可以分享喜悦,小区保安、服务员啊,认识的,我们也会派个5元、10元的红包,大家一起图个热闹喜庆,这样更有仪式感,更有新春氛围。”在她看来,广东这种小额红包见谁都能发、谁都能沾喜气,建议全国推广,让红包回归联络感情、传递祝福的本意,用文明点亮新春。

“讲心不讲金”的“广式红包”

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

来源 | 清远市文明办

编辑 | 陈利文

校对 | 王伯房

责编 | 皮建军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