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成云捐赠5000万元助力五华县洞口学校升级改造|回家①

南方+

【开栏语】

一方水土,十里乡贤。

五华自古人杰地灵,贤达辈出,一代代五华乡贤走南闯北、拼搏奋斗,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砥砺奋进。五华的发展离不开遍布各地的“老乡”,他们有情怀、有理想、有力量,为家乡增光添彩,推动五华高质量发展。

为落实好五华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关于持续深化“找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要求,根据县委、县政府在“百千万工程”中有关于“找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的具体部署,发动在外老乡“回家”,积极参与家乡“百千万工程”建设,即日起在南方+推出“回家”专栏,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五华乡贤助力家乡的美好事迹,全面营造“找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干群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建设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1月27日,除夕前夕,大街小巷洋溢着春节喜庆的氛围,五华县迎来了一个好消息:五华县龙村镇洞口村杰出企业家、云南坚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成云个人独资5000万元,用于捐建五华县龙村镇洞口中学升级改造。

此举彰显了五华杰出企业家心系桑梓的情怀,也为五华县委、县政府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中,开展“找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行动树立了一个榜样。

据介绍,五华县洞口学校位于龙村镇,是2021年8月经五华县委、政府批准转变办学模式新设立的一所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其中小学部分设4个教学点洞口小学、睦贤小学、大坑小学、太和小学,均零散分布于距离校本部(初中部)较远的3个行政村中,五华早年便着手计划将小学部五、六年级的学生统一集中到校本部就读。由于目前学校硬件设施设备建设(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等)仍处于无法支撑的状态,亟需升级改造,才能进一步规范并完善办学模式。

见此情形,温成云决定对洞口中学进行升级改造,尽自身一份能力,于2024年6月第一次捐资2600万元。今年临近春节,回到家乡的温成云看到洞口学校艰难现状后,于2025年1月27日再次捐赠2400万元,总共5000万元用于洞口学校升级改造。

洞口中学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预计5000万元,总占地面积16260.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计划9255平方米,包括1块运动场、1栋学生公寓、1栋教师公寓、1栋综合楼、校园内院重新规划升级等。项目计划于2025年7月中下旬开始动工,预计2025年至2026年建设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温成云在改造家乡学校硬件的同时,其父亲温南春也大力支持家乡教育,于2024年9月成立温南春教育基金会,初始资金为600万元,用于奖励洞口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及优秀学生,并定于2025年8月为首届奖教奖学活动颁发时间。记者从《温南春教育基金奖教奖学实施办法》中获悉,基金会奖励对象为洞口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洞口学校参加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小升初毕业考试、中考及七、八年级学年统考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全面鼓励洞口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安教、乐教、善教,精心培育人才,激励洞口学校学子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谈起温成云,五华县龙村镇洞口村乡亲无一不竖起大拇指。据了解,温成云事业有成后,一直在反哺家乡,一如他所言:“悠悠游子心,绵绵桑梓情,我们和所有在外游子一样,尽能力为自己家乡做点事情,帮助家乡发展。”

据悉,在洞口学校捐资助学上,温成云2020年6月慷慨解囊,捐资22.69万元用于专项购置学校办公设备、600套学生课桌椅;2022年8月,了解到学校食堂要转变运行模式,需要升级改造后,再次捐资36.8万元(其中食堂改造资金20多万元)用于师生食堂、学生宿舍热水供应、校园监控设备改造;2023年9月,又捐赠27.5万元用于解决洞口学校小学部课桌椅残旧问题、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办学条件,奖励2023年中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2024年9月,再次捐资15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师生。

不仅在教育上,在家乡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温成云也默默支持家乡发展。省道洞口村宫下湖桥路段建于20世纪80年代,受2024年7月份台风的影响,年久失修造成道路严重坍塌,给往返华阳、龙村、紫金、登畲、硝芳等地区的群众带来极大不便,存在安全隐患。温成云返乡时,听闻家乡村民出行不便,捐资15万元修建了道路。

自“百千万工程”启动以来,五华县委、县政府着眼于五华外出企业家众多的优势,全面开展“找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活动,密切联系、凝聚力量,引导他们通过引进优质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参与公益事业、架设交流桥梁等方式,助力家乡“百千万工程”提质增速。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引导下,一个又一个五华老乡,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反哺家乡,推动“百千万工程”成果不断——经济实现稳中有进、招商引资成绩斐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文旅体加快融合……“百千万工程”的发展蓝图,在各位五华老乡的助力下,正在五华大地徐徐展开。

南方+记者 汪思婷 黄培强

通讯员 周扬

编辑 马吉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