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近,银行理财市场也充满了年味。近日多家理财公司纷纷上线“春节档”理财产品,这些产品收益率普遍较普通产品有小幅度提升,增幅约为0.1个百分点。其中,有不少银行发行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高达5%,成为年末理财产品令人惊艳的亮色。在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之外,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在近期下调了部分理财产品费率。
分析认为,银行及理财公司布局节日主题理财产品等,是为了在客户资金充裕时加大客户营销,提高客户市场占有率。当前是居民追求稳健理财的重要节点,可以在存款之外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国债等产品,以及适当参与国债逆回购以获得稳健收益。但展望2025年,理财市场将面临收益率挑战,投资者要合理调整理财投资收益预期。
“春节特别款”理财上架
春节前后,随着年终奖的下发,不少居民手头更为宽裕。这个节点上,银行和理财公司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春节期间居民的资金增值需求,发售“春节档”理财产品,包括新春特惠理财、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年终奖专属理财产品等。
1月26日,在中国理财网披露的产品信息中,记者以“春节”为关键词检索发现,当前农银理财、长沙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浙江禾城农商行等银行纷纷推出带有“春节专项”“春节特别款”“春节悦享”等字眼的专属理财产品。以农银理财推出的“春节悦享”产品为例,其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期限为3—6个月(含),业绩比较基准为2.05%。
具体看来,这些产品的运作模式均为封闭式净值型,投资性质均属于固定收益类。风险等级方面则以二级(中低)风险为主,个别产品达到三级(中风险),业绩比较基准区间整体在2.2%至3.5%浮动,相较日常发售的理财产品,其业绩比较基准略有上浮,约为0.1个百分点。
当中,不少银行大力在微信公众号卖力推销自己的特色产品,尤其是发行了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高达5%以上产品。如浦银理财的“周周鑫稳利46号A”,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5.19%,风险评级为R2较低风险,起购金额为1元。浙商银行代销的“平安理财灵活成长添利日开30天持有4号C”,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6.27%,风险评级为R2(中低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理财产品需要在指定时间前买入,才能在春节假期享有收益。如浦银理财的多款产品分别在1月26日、1月27日前指定时间点买入可享春节优惠。光大理财的“假期享收益”的理财产品,需要分别在1月24日、1月27日指定时间内买入可享假期收益。普遍来看,根据各家银行的“春节理财日历”,现金类产品需要在1月26日前买入,非现金管理类产品需要在1月27日前买入,才能为新年开好“投”。
春节前后借理财产品营销“开门红”已是银行的“传统节目”和“拿手好戏”。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春节期间居民收入增加,理财市场资金供给量增大,这就直接导致各银行和理财公司竞争更加激烈,提高收益率能够吸引投资者、增加产品竞争力、抢夺市场份额。此外,“春节特别款”产品走高也和短期资金成本增加有关。“春节前后银行资金需求旺盛,比如要应对客户取现、支付结算等需求,资金成本会短期内上涨,银行可通过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弥补短期资金成本的上升。”
中国邮政储蓄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银行布局春节专属理财产品,发行大额存单等,是为了利用春节旺季揽储,稳定自身存款负债。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提醒,“年终奖特色理财”“新春特色理财”业绩比较基准略高于普通理财产品,压岁钱特别存款利率略高于同期限普通存款。但更多特色产品只是贴上了“年终奖”“压岁钱”“新春特色”这样的标签,其本质还是存款或理财产品。投资者要基于自身风险偏好、投资需求等,合理进行资产配置,切忌为了买而买。
利用“春节档”提高理财收益
当前,利用节日优惠活动降低成本仍是追求稳健的投资者提高收益的好办法。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公司针对“春节档”再次下调部分产品费率。如1月23日,光大理财在官网发布多条公告,将对旗下12款理财产品实行费率优惠。与此同时,杭银理财、民生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在近期公告,将下调部分理财产品费率。
董希淼表示,居民如果追求稳健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国债等产品。近期受市场资金面趋紧等因素影响,国债逆回购年化收益率上升较快,普通投资者可适当参与国债逆回购以获得稳健收益。如果投资者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增配股票、偏股型基金以及黄金产品。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最新发布的报告,截至2024年末,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存续余额为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1.75%;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到1.25亿人,较年初增长了9.88%。
虽然“春节档”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有所上浮,但展望2025年,理财市场规模高增势头或较难延续,同时将面临收益率挑战。娄飞鹏表示,面对存款利率下行,要合理调整理财投资收益预期,对于春节档产品预期高收益,需要结合自身情况理性选择投资。
为了应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行,已有银行理财产品提高股票、股票型基金、优先股等权益类资产的比重。董希淼留意到,近期理财产品“含权量”上升。他认为,随着金融市场趋于稳定,理财机构资产配置趋于积极,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回升。
董希淼建议,在各类资管产品收益率以及存款利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应调整好投资心态,降低对投资收益的预期。总体而言,如果希望获得较高收益,那么应承担更高的风险;如果不希望承担较高的风险,那么应该接受较低的收益。
南方+记者 黎华联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