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00后”进厂!广东制造业“后浪”崛起
在格兰仕中山工业4.0基地,数十条微波炉自动化生产线在高速运转,“95后”的汤志正带着“00后”的张蔚参与公司新开展的数智化改造项目。
“这些身手敏捷的机器人,在关键环节上都是由专业技工团队自主研发,单台效率最高提升50%。”汤志自豪地说,春节前后是微波炉的销售旺季。“我们更要加紧数智化改造,让产线运转更高效,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产品。”
今年是“95后”黄嘉明加入里工实业的第7年。作为一名技术支持工程师,他忙于到各地为企业设计自动化改造方案,并现场安装调试自动化设备和提供售后服务,“不限于制造业,各行各业都在进行自动化改造,我相信沉下心来多学习、多锻炼,前景会更广阔。”
年轻人向哪里走,一直以来都被看作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近年来,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更多高技能岗位和更现代化的工厂环境,越来越多“95后”“00后”奔赴工厂,成为制造业的“新血”、实体经济的“工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活力。
“数智化领域能尽情发挥年轻人的创造力”
“目前我们在做成品机器人自动码垛、腔体机器人焊接等自动化项目,所有设备要经过批量生产跟踪验证,不断升级并推广覆盖。”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格兰仕工作的汤志,如今已经是一名成熟的机电工程师,能够独立负责单个项目的研发。
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格兰仕工作的汤志,如今已经是一名成熟的机电工程师,能够独立负责单个项目的研发。
7年前,汤志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时,像很多同学一样,想着去办公室工作会更舒适。但进入格兰仕后,他被分配到了生产一线。
起初,汤志也有些不适应,觉得工厂环境和想象中的办公室生活相差甚远。然而,很快他就发现了这里的不同之处。“每天都能和国外工程师交流,学到最新的技术和理念。”汤志说,“而且我对自动化设备特别感兴趣,这让我逐渐爱上了这份工作。”
在工厂里,汤志不仅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刚开始觉得制造业辛苦,但我也慢慢发现,数智化领域宽广,能尽情发挥年轻人的创造力。看到自己调试的机器顺利运行,那种成就感是无法形容的。”汤志自豪地说。
去年6月入职的张蔚也在经历这样的变化。大学期间主修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他,在初入职场时也曾感到不安。“刚进厂时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小白’。”不过,在公司提供的丰富培训课程和实战机会下,张蔚很快就适应了工作节奏。
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张蔚的目标愈发清晰:“我想尽快掌握核心技术,独立承担项目,和团队共同进步。”在他看来,蓝领技术人员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而自己选择这样一条充满挑战但也同样充满机遇的道路,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对于黄嘉明而言,投身制造业这7年,充满成就感。一套自动化方案从构想到实施,流程很长,还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但过去一年,他带着团队经手的方案成功率达到了90%。
今年是“95后”黄嘉明加入里工实业的第7年,制造业数智化给了他广阔的学习和成长空间。
“如果只是一份枯燥、劳累的工作,可能干个一两年就会觉得没意思。但这份工作更有挑战性,带给我的反馈更多,更有成就感,也更利于我的成长。”黄嘉明说,这两年,里工实业开始了出海的进程,他也计划今年要努力学习外语。
入职不到3年,“95后”的孙静已完成了职场上的华丽转身。2022年,她从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专业毕业后,加入了广州老字号企业皇上皇,专注于腊肠的产品工艺研发。
春节是腊味订单旺季,孙静在皇上皇生产车间内剪腊肠。
去年,当产线管理岗位出现空缺时,孙静看到了挑战与机遇,毅然申请转岗。从此,她不仅负责腊肠的生产工艺,还要在旺季管理超过200名员工。
“以前我只关心如何把肉变成美味的腊肠。”孙静说,“现在作为管理者,我要确保整个车间高效运作,每一个环节都不出错。”
尽管管理岗位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但孙静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每当看到我们生产的腊肠得到消费者的喜爱,品牌因此更受认可,我就觉得自己的努力特别有价值。”
在孙静看来,企业提供的机会与支持是自己能迅速完成职业转换的关键,“刚入职生产岗位时,公司会派老师傅给新人培训,包括车间安全生产、数字化设备使用以及精益管理等内容;转到管理岗后,公司也为我提供了专门培训,帮助我迅速掌握管理技能。”
“稳岗留人政策要润物细无声”
过去一年,超5000名技校实习生在格兰仕接受了体系化的技工职业教育与实践培训,完成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蝶变。格兰仕电器制造公司副总经理熊智康表示,公司为每一位人才铺设了宽广的发展道路和提供多元的成长平台。
在熊智康看来,制造业的数智化转型不仅创造了大量知识型、技能型就业岗位,其随之带来的持续效率提升,也在不断提升工厂的效益,从而提升了内部的分配水平,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也越来越高。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制造业,近年来,格兰仕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培养出既具备理论知识又拥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比如,“向日葵”计划是针对全国重点高校应届毕业生展开的专项人才培养计划,面向研发、生产、海内外销售、职能支持等全产业链条岗位培养输送所需的人才。“蒲公英”实习技工特训计划,则通过体系化的技工职业教育与实践培训,帮助技校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
事实上,伴随着每年春节前后订单旺季的,还有员工流动的高峰。“为了确保春节期间和之后的生产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制定了详细的留人返岗政策。”在熊智康看来,稳岗留人的政策更多的是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全年的工作中。
比如,为了让员工愿意留下来并积极返岗,格兰仕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2024年,我们在中山厂区改造升级了6栋员工宿舍,并对顺德厂区进行了类似的升级改造,投入超过2000万元。”熊智康希望,用更好的环境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广州皇上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腊味生产车间。
为了让员工工作得更舒适,皇上皇也在衣食住行方面推出多项福利。比如,为员工提供夫妻房等租房福利;为住所离工厂较远的员工安排班车接送;亲自把控食堂食材筛选,员工只需要花一两块钱就能既吃得饱又吃得好。
皇上皇常务副总经理吴玉杰说,公司员工整体上很稳定,很多都是从大学毕业一直干到退休,“父子档、夫妻档在我们车间很常见。”
几年前,里工实业也面临年轻工人流失的窘境。里工实业总裁李卫铳回忆说,那时工厂在村级工业区,吊扇嗡嗡作响,产线上可以摸到机油,工作时间也不够灵活。工作环境不够好,不少产线工人转去送外卖。
李卫铳开始反思,要如何留得住人:“很多人想去当外卖小哥,最看重两个关键因素,更高的收入和更自由的时间,制造业要吸引年轻人,就应该在这两点上有所超越。”
具体要怎么做?“我们就按他未来2年后的待遇支付工资。”李卫铳打了个比方,送外卖可以月入8000元,但工人进入工厂的“市场行情价”可能只有6000元,那么,里工就提供给略高于8000元的工资。
里工实业员工正在调试数智化产线。
李卫铳认为,制造业工人也可以像医生一样,随着时间的积累,“愈老愈吃香”,“我们通过智能化可以做到,以前是工人一个人干活,现在是他带着一堆机器人干活。生产效率提高了,企业也保证了利润空间。员工也有了更自由的时间”。
采写:南方+记者 昌道励 许宁宁 曾良科
摄影:南方+记者 钟志辉
剪辑:南方+记者 龙达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