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化学会公示第57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中国代表队选手名单,共有4名学生入选,广东实验中学高二学生杜宪是其中之一。
广东实验中学学生杜宪。图源:广东实验中学
1月12日至15日,第57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中国代表队队员选拔赛在北京举行,共有来自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名集训队队员参加。比赛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实验考试,以及体能测试与体检。
经过综合考察,最终选出4名队员,将代表中国参加2025年第57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广东实验中学学生杜宪是其中之一。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ChO)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高中生化学学科竞赛活动,每年共有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赛。
谈及与化学的结缘,杜宪说:“兴趣第一!”。
他从小喜欢科学实验相关纪录片,也在网上看到许多有趣的化学实验,“比如焰色反应、铝热反应等,实验现象很抓人眼球。”
为了搞清楚这些反应背后的原理,杜宪开始自学化学知识,经常去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
一本大学的无机化学教材吸引了杜宪,“书中的熵增定律阐述了化学反应的方向,让我们能够预测反应可能会得到什么产物,不可能得到什么产物。”这让他彻底迷上化学。
初二下学期,杜宪便开始学习化学竞赛。兴趣的指引下,他很快完成了普通化学原理、无机化学和基础有机化学等基础知识学习,并根据个人爱好阅读前沿文献。
广东实验中学学生杜宪(左三)与老师合影。图源:广东实验中学
除了兴趣,“学霸”还有什么学习秘诀?
“最重要的就是自学能力,包括拓展学习和归纳巩固两个方面。”杜宪说,要能够快速地寻找资料,学习某个小方向的基础内容,并据此拓展相关知识。同时,要将学习内容整理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将理论应用于不同的实例上面,并根据实验结果修正对理论的理解。培养自己使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挫折时,杜宪会选择“避重就轻”。例如考试没考好,他强迫自己不去想排名和成绩,不让情绪影响自己,而是总结哪里做得不够好、怎么才能做得更好。“不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他说。
2024年10月,杜宪在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中拿下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保送北京大学。
“我以后想要投身光电催化或光电材料方面的工作,因为光与电等新能源的应用是现在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对于实现低能高效率的发展也很有意义。”杜宪的未来规划越来越清晰。
南方+记者 刘汉能
通讯员 谢家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