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佛山市禅城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票决产生了禅城区2025年十项民生实事。十项民生实事包括养老、就业、教育、食品安全、政务服务、儿童健康、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
由于“以体强心”行动和中心城区排涝能力提升两个项目获得相同票数,故双双入选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
禅城区2025年十项民生实事出炉,你最期待哪一项?(可多选) 一、推进居民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二、持续擦亮“禅颐居”养老服务品牌,托起“夕阳美好” 三、全面提升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质效 四、强化食品安全抽检 五、提升出行品质,构建便捷交通新体系 六、调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 七、推行“亮证扫码”新举措,打造“免证快办”全新政务体验 八、实施0~6岁儿童护眼健康工程 九、部分主干道路灯照明设施修复提升项目 十(并列)、“以体强心”行动 十(并列)、中心城区排涝能力提升项目 提交
一、推进居民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结合佛山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移交政策的精神以及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补助,分期推进居民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对8000户进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解决城市居民“供水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持续擦亮“禅颐居”养老服务品牌,托起“夕阳美好”
原址拆除重建1家敬老院,优化提升敬老院园区建设,提供超400张床位,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探索设立100张家庭养老床位,把养老机构的养老床位“搬”到老人家中。
三、全面提升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质效
加大对重点群体的关爱,为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提供岗位推荐、就业指导、就业培训等全方位服务。提供不少于3万个就业岗位,举办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专场招聘会不少于25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以上,推动实现户籍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四、强化食品安全抽检
加大食品(含食用农产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抽检力度,按照4批次/千人的食品检验量抽检,防控食品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五、提升出行品质,构建便捷交通新体系
提升路网通达性,打通同济路二期、禅港东路、环湖路、季华二路南侧海口地块规划路4条“断头路”;提升出行效率,优化热点片区交通组织,发挥公交车较大运量优势,加强校园公交出行保障,缓解校园周边交通拥堵。
六、调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
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工作,预计覆盖全区退休人员约17万人,人均增加约90元/月。
七、推行“亮证扫码”新举措,打造“免证快办”全新政务体验
全面推行“亮证扫码”新举措,借助数字化手段,化解企业、群众因忘带证件“办不成事”“来回跑”等问题。持续拓展政务服务“免证办”事项范围和服务深度,到2025年底,电子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社保卡、出生证、不动产证、营业执照7种常用电子证照在约25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中得到普及应用,企业或群众在政务服务窗口通过手机扫码“数字空间”,便可授权获取电子证照,大大节省企业和群众的时间成本。
八、实施0~6岁儿童护眼健康工程
为0~3岁儿童免费开展眼保健和眼视力筛查服务;为4~6岁儿童免费开展眼保健、远视力检查和眼视力筛查服务。
九、部分主干道路灯照明设施修复提升项目
提升改造龙津东西路、禅港西路(登贤大道—季华西路)、南庄大道(龙湾大桥—石南大桥)、南庄二马路(南庄大道—龙津西路)4条主次干道照明设施工程,包括超800盏路灯、主供电管线、配电箱等附属设施,提高道路照明水平,保障市民夜间出行安全。
十(并列)、“以体强心”行动
在全区中小学校实施“以体强心”行动。打造一批区级示范校,开展区级亲子运动会1场、校级亲子运动会80场以上;搭建班-校-区赛事体系,通过学生比赛、亲子比赛、师生同赛等措施,引导学生、教师、家长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十(并列)、中心城区排涝能力提升项目
提升城区排涝能力,通过对中心城区3个重点泵站进行改造,新增约15m³/s排涝能力;消除易涝积水点,对城西片区和城南片区开展暗渠清淤、截污、管网混错接改造等措施,实现片区暗渠清污分流,整体提升中心城区排涝能力,减少水浸问题。
采写:南方+记者 卢浩能
阅读更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