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管局:以精细化治理写好城市美学文章|顺德两会

南方+

顺峰山公园,生机盎然,成为繁华都市的一抹绿洲;云鹭片区,鹭鸟齐飞,与现代化建筑群交相辉映,尽显人与自然和谐之美……过去一年,顺德城乡品质不断提升,城市魅力愈发显现。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品质是一座城市发展的象征。今年顺德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重塑城市品质价值上再出发,打造宜居宜业魅力之城。

蓝图已绘,具体如何实现?1月23日,在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现场,顺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回复南方+表示,要紧紧围绕简单美、自然美、生活美,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度,努力写好城市美学文章。

新建一批市民可感可享的山体公园

打造高品质“绿美城市客厅”

南方+:今年顺德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重塑城市品质价值上再出发,打造宜居宜业魅力之城,首先要提升治理精细度,城管局在这方面有哪些规划?

顺德区城管局:在重塑城市品质价值上,城管局将紧紧围绕简单美、自然美、生活美,先做减法,清理整治冗余城市部件,做好环卫绿化的控本增效工作,深入开展主干道和高速出入口系统治理,营造干净、有序、美丽的城乡环境,努力写好城市美学文章。2025年,为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之城,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度,我们将全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要发力精致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今年,顺德要在巩固 2024年完成的1个样板街区、2条样板路、20个样板节点提升成效的基础上,新增创建4个城市家具品质提升样板街区、10条样板路段。新建一批市民可感可享的山体公园,以及高标准建成云鹭湿地公园,打造高品质“绿美城市客厅”,逐步把绿美延伸为大美、共美。

顺德山岗公园。顺城宣供图

其次是精细管理,进一步打造城乡之美。我们将加大巡查力度,排查不符合《顺德街道设计导则》标准的元素,应清尽清,进一步打造简约自然的城市容貌。加强业务培训,完善落实城市家具设置报备流程,严防冗余元素反弹,巩固整治提升成效。同时,总结“百日攻坚”经验,对10条对外接壤的城市主干道开展环境系统治理,进一步敞亮顺德对外门户;以“干净、整齐、优美、长久”为目标,对全区28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开展环境系统治理,打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再次是精益涵养,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我们将深入探索“公园+”发展模式,支持和鼓励社会主体和优质运营机构参与到市政公园的运营管养,明确各方管理边界和资产统筹,解决公园服务单一、消费业态不足等问题,变“负担”为“担当”,助力绿美顺德。同时完善绿美企业工作机制,引导企业自主投入,“破墙透绿”,打破内外边界,让企业绿化延伸到市政空间,践行政府与社会共建共享,公共绿化与个体绿化共融的“共建共享共融”理念,实现城市形象和企业形象双提升。此外,还要选取不少于10个老旧工业园区开展环境系统治理,试点老旧工业园区公共区域内环卫保洁、绿化管养、停车管理等一体化管理模式,以用促管、以用促养,整体提升老旧工业园区的形态和形象。

陈村镇新城南公园。陈宣供图

陈村镇新城南公园。陈宣供图

然后是精准打击,进一步整治违法倾倒。今年,城管局将继续强势开展“砺剑行动”,深化部门横向协作、区镇纵向联动的联合执法机制,充分发挥无人机、视频监控和数据分析技术作用的同时,运用可循环利用的移动式视频监控设备,进一步提升震慑力和监管、取证效能,并进行违法源头倒查,让违法委托者也受到处罚,精准打击违法偷倒垃圾行为,让干净整洁成为常态。

最后要精心服务,进一步完善便民措施。一方面加快推进建筑垃圾投放点及中转设施建设,成立行业协会,推动企业开发收运APP或小程序,引导企业统一运输车辆标识和收运队伍服装,打造建筑垃圾行业的“美团小哥”“滴滴师傅”队伍,方便市民投放和企业收运;另一方面加快建立科学系统的年桔年花、废旧纺织物及大件垃圾的收运处理体系,计划推出全区统一的预约回收APP或小程序、预约电话,处置单位在收到预约处置需求后及时上门回收,最终实现“服务提质、环境提升、便民利民、降本增效”的目标。

推动打造更多“绿美庭院”

建立健全网格化绿化管护机制

南方+:今年顺德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创建不少于10个绿美村居,城管局具体将如何铺排这项工作?

顺德区城管局:绿美村居和绿美企业工作体现了政府与社会共建,多方群体共享、公共绿化与个体绿化共融的“共建共享共融”理念,实现产城双融、政企群三赢,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提升城市品质,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有效路径。通过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即增绿添美、因美而富,最终实现同美共富。2025年,我们将继续落实如下举措:

一是强化共建合力。我们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主题党日、交流培训等形式,进一步发动党员、群众亲手种好种美房前屋后、阳台庭院的绿植,亲眼见证村居环境的蝶变,打造一批绿美“绿美庭院”“绿美阳台”;发挥艺术工作者特长,对街巷旧墙旧物进行艺术再创作,打造趣味盎然的“绿美街巷”,打造更多群众可感可享的绿美环境。推广宣传亮点案例,为更多村居提供借鉴经验,提升社会关注度、认可度、参与度。

龙江镇“人人参与,绿美共建”。龙宣供图

二是推动扩面延伸。在引导村民种好种美房前屋后、庭院阳台绿化的基础上,适当向村居公共区域延伸,撬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打造“绿美村路”,重点抓好村居村入口、街心公园、学校和医院周边、闲置地、特色文旅点位周边等区域的绿化美化,让绿美村居从“点缀”升级为“美妆”,把可观可触可感的城市美学进一步融入生活。

三是保障设计质量。绿美生态建设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自然就是美”的城市美学理念。我们要从村居土地汲取美学养分,从村居街巷寻找美学灵感,从村居群众学习美学笔法,提炼村居历史文化元素,引导设计单位,因地制宜做好个性化的绿美提升方案,确保项目实施效果接地气、有灵气,避免千篇一律,百村一貌。

四是完善日常管护。要建立健全网格化绿化管护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定岗定责定人,建立巡护台账,同时用活用好党群先锋队和村居力量,建立“植愿者”志愿服务队,协助开展添绿护绿管绿工作,建管并举,严防管养缺位、过度修剪、无审批迁移或砍伐等情况,巩固绿美工作成效。

采写:南方+记者 白桦

通讯员 顺城宣

相关阅读

聚焦2025顺德两会

编辑 陈禧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