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佛山市三水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对大塘产业发展、城市品质提出新要求。
报告明确大塘新材料产业园要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抓好省级化工园扩区认定。在三水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版图中,大塘新材料产业园也是重点之一,要开辟新赛道加速新技术、新模式产业化进程。奋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塘镇要全域争创典型镇,三水区将支持大塘镇用好化工园区“金字招牌”,建设体育公园、城市客厅,提升聚产留人承载力,丰富大湾区特色新材料专业镇内涵,加快北部医疗中心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站位高远、思路清晰,是一份高举旗帜紧跟核心、回应期盼顺乎民心、鼓舞干劲凝聚人心的好报告。”三水区人大代表、大塘镇镇长吴江龙表示,2024年,大塘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和税收实现双位数增长,招商引资蝉联全区第一,大塘精细化工专区全省首批通过省级化工园复核认定,新材料产业入选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园区社会治理中心荣获省“1+6+N”基层社会治理先进典型。接下来大塘镇将紧扣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聚焦“百千万工程”,积极响应“再造一个新佛山”号召,在建设三水北部副中心的新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大塘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创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
增强内生动力,培育壮大镇域经济体量
拓园区、引龙头、促升级,大塘镇将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壮大镇域经济。
吴江龙介绍,在拓园区上,大塘镇将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资金支持,全面铺开大塘新材料产业园供热中心、污水处理厂等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做好重大项目申报和储备,加快推进大塘化工园区扩园认定,建设3.0新材料产业园。
传化、邦普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到来,为大塘产业发展打开新空间。吴江龙表示,大塘镇将强化市区镇“六招联动”,靶向招引龙头链主、高成长性企业,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加快新材料中试基地建设,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等战新产业积厚成势,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促升级,大塘镇将立足产业基础,瞄准新技术、新材料、新市场,补齐检测研发短板,引导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工艺更新,大力发展化纤功能、高端休闲等面料,推动纺织印染等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积极申报省级产业园区、省级节水标杆园区、省级绿色园区,争创零碳园区。
全域争创典型镇,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全域争创典型镇,大塘镇将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出新出彩。
在优城区上,大塘镇将抢抓环两江示范区建设机遇,立足北江生态资源禀赋,串珠成链、连线连片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创建典型镇。配合开展油金大桥南支线、大布沙跨线桥征地工作,加快体育公园、城市客厅等配套项目建设,提升聚产留人承载力。
在美环境上,大塘镇将强化农房风貌规划管控,推进“绿美银行”建设,培育“庭院经济”,实现“美丽庭院”迭代升级。在富乡村上,大塘镇将加快合洋水产二期、山东种业、广良种业等农业项目竣工投产,做大做强黑皮冬瓜、蔬果种业、水产预制菜等特色产业,推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发展最终要惠及民生,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大塘镇将加强党建引领,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有序推进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建立工作。
惠民生,医疗教育先行。吴江龙介绍,大塘镇将加快推进永平小学扩建和北部医疗中心建设,推动大塘敬老院提质升级,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服务水平。同时依托工人文化宫,做好“园区七点半”等文化普惠服务。
平安大塘,放心安心。吴江龙介绍,大塘镇将维护稳定,深化“1+6+N”基层治理改革和“综合查一次”改革,打造“枫桥法庭”和“无讼园区”,建设“和善小区”和“善治乡村”。
此外,大塘镇还着力增服务、聚人气,增加温情与热闹。吴江龙介绍,为给广大群众和新市民营造安全祥和的新春氛围,增添浓浓年味,大塘镇准备了超20场迎春系列活动,拉满“氛围感”,升腾“烟火气”,让大家安心在大塘过大年,服务不打烊。
采写:南方+记者 魏英
通讯员 王梓遥
通讯员供图
相关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