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商贸旺、乡村美!四会东城街道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南方+

肇庆高新区四会产业园,广东金田铜业有限公司产值突破200亿元,二期项目亦密锣紧鼓建设中;庄家7美术馆,游客市民前来赏玉打卡,“玉器+”产业越做越红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沙头社区,乡村产业基础不断夯实,绿美自然生态不断提升……

产业兴,商贸旺,乡村美。肇庆四会市东城街道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纵深开展经济工作提质增效年行动,持续壮大街道综合实力,实现了全街道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四会市东城街道航拍图。  南方+ 郑新洽 拍摄

受访者供图

科技互促双强,做厚制造业“家底”

近年来,四会东城街道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批代表性企业保持稳固增长势头,引领当地制造业发展;一批新企业满怀信心地来到这里,并以此为“根据地”开启新的跨越。

创建于1988年的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是中国输变配电行业的中型高新技术创汇型民营企业,产品被用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供电系统。

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的特高压实验室。

“研发比例不能少,在互感器行业,企业不进步就等于落后。”广东四会互感器行政人事总监戴国纲表示:“2024年,企业研发项目达12个,全部科技成果都己转化成产品并已形成生产力,投入研发资金达1300多万元。”

2021年7月投产,目前已达到满产状态运行的广东金田铜业一期项目,企业产值从2022年的153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167亿元,再到2024年已达到203亿元,在东城街道实现了“一步一个台阶”的稳步飞跃。

当前,广东金田二期项目也在加紧建设,计划建设精密铜合金棒材、异型精密铜排、高端精密合金铜带三条产品生产线。公司负责人励峰介绍:“二期项目积极响应肇庆市委、市政府号召,贴近肇庆重点产业发展,聚焦新能源、半导体、光伏、储能等产业去配套布局。”

广东金田铜业二期项目也在加紧建设。

作为2024年12月开始投产的“加工型四会新企业”,四会胜源纸品在造纸经验上却一点也不“新”,已是总部在国内开设的第18家分公司。

在四会胜源纸品有限公司的车间,一批批纸板经过自动化设备的切割、打磨、处理,成为日常生活所需的快递箱、水果箱等产品,并从这里走向大湾区更广阔的市场。“公司引入华南第一条3.3米智能化生产线,这意味着我们的生产线在长江以南单机产能最大,将极大地降低人工成本。”公司负责人肖时军介绍。

一家家工业企业的进步组成了东城街道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新局面,不断做厚做优制造业“家底”。2024年,东城街道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71.08亿元,同比增长16.85%;固定资产投资43.58亿元,增长45.62%;引进项目27个,预计达产产值超72亿元,主要为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及配件和先进装备类项目。

受访者供图

提升城市能级,打造宜居宜业“活力新城”

雅兰绽放,金桔飘香。在四会市迎春花市暨旅游文化嘉年华上,大唐演艺中心项目签约落户东城街道。该项目投资2亿元,占地约20亩,其星空之境演艺中心超10000平方米且有不低于800个坐席,可举办大型演出,而演艺旅游商业街区达10000平方米,主题酒店约16000平方米,能满足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

东城街道是四会市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的重要阵地。

作为四会市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重要阵地,东城街道常住人口接近30万,也是全市资源优势叠加的中心城区。近年来,东城实行“拥江、东进、南拓、西优、北连、中心提质”发展路径,不断拉大城市框架,实现区域扩容、能级提升,以天光墟、玉博城等大型玉器卖场持续激发玉器产业发展动能,以吾悦广场、四会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持续激发商贸行业发展活力,打造产城融合的“活力新城”。

道路交通项目是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工程,影响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与幸福感、获得感。当前,东城街道的新环线——省道S263线四会城区陆巷至丽岗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将于年内开始施工建设。该路线长16.53公里,采用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的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为27.5米,建成后将进一步激活街道的发展因子。

中国玉器看四会,四会玉器看东城。四会被誉为“中国玉器之乡”,全球最大的集产、供、销于一体的翡翠玉器批发市场和玉器加工销售集散地就在东城。这两年,四会与广东省珠宝玉石交易中心联动合作,常态化开展四会缅格拉翡翠玉石交易会(公盘),补齐当地玉器市场的毛料供应链;庄家7创意园日益完善,运营中心、研发中心及美术馆相继投入使用,成为玉文化传承交流的重要载体。玉器产业实现提档升级的同时,玉器文化特色小镇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中,推动玉器产业与区域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四会市人民医院新院区。

在民生事业上,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托管帮扶四会市人民医院取得新突破,四会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在东城建成并全面投用,全年门诊量近100万人次,推动县域住院率首次达到85%,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突破65%,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受访者供图

乡村全面振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从养生猪到养四大家鱼,再到养桂花龟鳖,东城街道“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沙头社区的养殖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现辖区约有500多亩鱼塘规模养殖罗氏虾,80多亩的特色龟鳖养殖,除了成功引导4个村小组顺利实施鱼塘集约连片发包、提高鱼塘租金外,沙头社区盘活了红村(旧蘑菇厂)100多亩厂房土地实行集约发包,给5个村集体增加了200多万收入。

东城街道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力推动典型村建设,沙头社区聚焦村庄资源禀赋,形成典型村建设项目库,共分为8个子项目全力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和村民生活水平,目前已完成90%的建设进度,以点带面推动全域和美乡村建设。

2024年,沙头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超330万元,辖区累计培育了恒就铝制品、柏安新材料等9家规上企业,解决了超3000人的就业。同时,沙头社区在村委会以及五马岗综合市场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项目,以绿色能源赋能生态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东城街道“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沙头社区。

有了沙头社区的成功实践,东城街道全面深入实施“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工程,积极发展石斛种植、龟类养殖等农业产业。以清塘社区天科水产养殖场、前进村委宏海水产养殖场等水产养殖示范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标准化推广养殖鲈鱼、黄骨鱼、桂花鱼、生鱼和龟鳖等高产值、高附加值环保养殖产业水产品种,打造具有特色的“东字号”农业品牌,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作为四会中心城区,东城集中力量开展交通主干道沿线风貌提升及环境整治专项行动。2024年11月以来,东城街道共投入资金超280万元集中力量对二广高速、四会大道、工业大道沿线开展风貌提升及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推动辖区环境卫生实现“焕新颜”。

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谭家汉介绍:“2025年,东城街道重点聚焦铜材深加工、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重点领域,走稳走实新型工业化道路,持续夯实街道高质量发展根基;聚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积极发挥典型村沙头社区示范引领作用,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推动城乡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

南方+记者 施亮 刘舜欣

通讯员 梁福宜

编辑 唐锦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