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值此关键时刻,广东卫生健康准备怎么做?医疗高地建设如何推进?
1月22日,2025年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总结盘点了2024年的工作情况,对2025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今年,广东卫生健康将围绕“一老一小”、健康管理、就医体验、健康宣教等领域推出十大便民惠民行动,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
1月22日,2025年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
深化医药卫生关键性领域改革
2024年6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与佛山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首个委、市共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示范市正式落地佛山。按照协议,省卫健委在重大平台建设、重点项目谋划、重要改革试点等方面支持佛山先行先试、创新探索,形成更多典型做法和创新经验。
这是广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广东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加快建设医疗卫生高地。一番忙碌之后,成绩如何?大会上,省卫生健康委晒出“成绩单”——
省疾控中心入选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储备库;广州、深圳、珠海成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国家级试点;惠州入选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利群表示,2025年广东将继续优化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支持部属、省属高水平医院建设,争创更多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落实辐射带动功能。
在重大规划与重点项目建设方面,计划争取精神卫生中心、区域血液中心、应急演训中心等国家建设项目落地广东;同时重点推进医院病房改造提升、医疗设备更新、县域医共体资源共享中心等“硬投资”项目实施。
广东将持续优化完善运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指数,发挥“委市共建”示范市的引领作用,培育新增1至2个示范市;坚持以地市为单元立体化推进改革,培育新增一批市县级改革典范;协调编制、价格、薪酬和财政补助等领域改革创新突破,推动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
“我们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始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公共事业的公益性,制定完善公共政策,夯实人民健康基石。”刘利群说。
巩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025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广东卫生健康“百千万工程”实施情况如何?
大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公布了一组数据:57个县(市、区)县级公立医院、疾控中心实现全覆盖帮扶,全省县级综合医院国家基本标准、推荐标准符合率均达到100%,9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1.8万间村卫生站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全年下沉县域医师达1.2万人次……
成果背后,是广东优化医疗资源区域布局,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全省医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但粤东粤西粤北优质资源不足、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为此,广东卫生健康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深化医疗卫生强基固本。
清远连州地处南岭山脉南麓,境内丘陵星罗棋布。然而,当地县域住院率近三年却均保持在90%以上。
“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如何得以实现?清远连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戴少枚在会上分享了当地的“秘诀”。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我们同13家省市级医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她表示,连州积极推进大型医疗检查设备、检查检验结果、中心药房、就诊数据等实现共享,有效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就医获得感。
未来一年,广东卫生健康还有何新招?全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是关键之一。
大会透露,广东计划推动90%以上的县域达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标准,建设检验、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以及县级肿瘤诊疗、血液净化诊疗合作中心;推进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率达到90%以上,探索“县域医共体一张床”管理模式。
县镇村规模不同,角色、责任也有所差异。为此,本次大会给出了持续提升“县强”、有效激发“镇活”、扎实巩固“村稳”的差异化方案。
要建强县级医院急诊急救“五大中心”,推进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培育5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推动三级公立医院开展省内巡回医疗,深化“以院包科”支援机制和“以院包院”帮扶机制。
镇域方面,计划纵深推进24个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至少70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1800家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针对村卫生站服务能力建设,要推动实现镇村一体化管理,力争全省村卫生站医保结算全覆盖;实施好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扩充乡村医疗卫生队伍。
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政务办公室将广东省“出生一件事”集成化办理平台列为“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典型经验案例,向全国推广。
“一老一小”牵动亿万家庭,关系民生福祉。广东如何实现幼有善育、老有颐养?
全省托育机构超过1.2万家、提供托位超过60万个;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达标率提高到92%,医养结合机构增至617家;为102.7万名孕妇免费提供出生缺陷产前筛查服务……聚焦“一老一小”服务,正是广东努力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广东卫生健康领域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
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与公众看病就医体验息息相关。
会议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陈斌分享了广州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经验做法。
“为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效率,我们不断完善结果互认信息化平台,明确数据标准、互认范围,并采取了财政补助、医保考核等激励手段。”陈斌介绍,广州率先与省内20个地市实现互认共享,纳入互认项目增至1436项。2024年广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达220.4万次,为群众节省医疗费用4.72亿元。
与之对应,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也被列入2025年广东卫生健康将实施十大便民惠民行动。广东计划,在年底前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全部项目互认,市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认项目超过200项。
除此之外,十大便民惠民行动还涵盖“一老一小”、精神卫生与体重管理、传染病防治等多个领域。
以儿童医疗服务行动为例,广东计划推动全省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床位数达到2.5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的比例达到90%以上。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另一个重点。刘利群介绍,广东将推进4所市级、4所县级示范托育机构建设,新增普惠性托位1000个,3岁以下托位数达到每千人口5.5个;为61万名孕妇、73万名新生儿免费提供出生缺陷筛查服务。
在促进老年健康方面,广东将推动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85%以上,95%以上的综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医学科教人才建设
去年12月6日,绿叶医疗集团与深圳市卫生健康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深圳建设国际医疗总部和外商独资专科医院,为粤港澳大湾区老百姓提供多元化的医疗服务。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在开展医学国际合作中占据得天独厚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当前,广东正在全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医学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医疗健康事业迈向新台阶。
为推进健康湾区建设,广东提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规则机制衔接,拓展实施“港澳药械通”政策,推动香港长者医疗券试点医疗机构在大湾区内地9市全覆盖,扩大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试点计划,医疗人才交流计划提升至100人。同时,支持广州、深圳试点建设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加强与境外商业健康保险衔接,有序扩大医疗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
“我们要大胆使用年轻干部,放到岗位上‘墩墩苗’,自然就会有部分人脱颖而出。”刘利群表示,在人才培养上,广东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并更多向薄弱地区、弱势学科倾斜;组织实施“广东特支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持续推进人事薪酬、人才评价等制度改革,突出临床导向,激发医务人员活力。
当前,生命健康技术的跨界创新以及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得到深度应用。广东卫生健康将抓住机遇,推进卫生健康数智化转型,夯实数字健康基础设施底座,借助“数据要素X”行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等,实现卫生健康事业提质增效。
在科技创新方面,广东将争取新增国家重大科技平台布局建设,推进新药(械)研制、医学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创新联合体建设;推进广州、深圳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等建设。
南方+记者 陈子阳 厉思璇 吴少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