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提出“技能型高校”,广东职业教育将迎来哪些利好?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本文收录于专辑#湾区大学问#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下称《纲要》),首次提出技能型高校,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更加精准、细化的分类;首次提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办职业技术专业,以职普融通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从“倾斜”到“加大”,表现出更强的职业教育经费支持力度。

广东以制造业当家,有着全国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纲要》的出台,将为广东建强职业教育带来哪些新启示、新机遇?

顶层设计

首次明确“技能型”高校办学定位

《纲要》提出,按照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基本办学定位,区分综合性、特色化基本方向,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支持高校差异化发展。

这是在研究型、应用型高校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技能型高校”,该如何理解?

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刘志文指出,这一提法释放出明确信号: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分量更重了,地位更加凸显。

“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明确定义和分类,对于推动其快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许建领说,有了明确分类与标准,各类型高校就可以差异化发展。

同时,这一提法也进一步强调技能型高校是与研究型、应用型高校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

事实上,关于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早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就有明确规定。然而,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到底归属哪一类,没有给出明确定义。

所以,在近些年职业本科院校逐渐增多之后,关于职业本科和应用型本科的发展定位,一度成为关注热点。

“现在很明确,职业本科和高职专科都属于技能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定位不同。”许建领指出,应用型高校旨在将科技成果转化并推广到应用上,而技能型高校则致力为各行各业培养高技能人才。

对于技能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许建领建议,广东以省级层面的分类顶层设计推动实现两类高校分类发展。

具体而言,就是针对应用型、技能型高校设计不同的办学标准和考核指标——

以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完善应用型高校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以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2023—2025年)考核指标为牵引,推动技能型高校提升质量、特色发展。

有了明确定位,如何建强技能型高校?

《纲要》中提到,要优化实施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如何理解高水平?

许建领认为,对技能型高校高水平发展的考量,主要在于能否有效地服务、支撑行业企业发展。

“简单说,如果学生就不了业,办学成果不能服务行业企业发展、支撑新工艺新技术落地,那就是没办好。”他指出,技能型高校要聚焦金专业、金课程、金教师、金教材、金基地这“五金”建设,不断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发展空间

首提鼓励普通本科办职业教育

三种类型高校差异化发展,并不意味着互不相干。

许建领说,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高校分别对应不同的产业环节,是分类发展、协同作战的关系。

他举例,例如制造一艘轮船,研究型大学要负责取得技术和原理突破,应用型大学要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研发成果或图纸,而技能型高校就负责精益求精地将其制作成产品。大家各司其职,协同完成一个生产流程。

《纲要》也提出,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或开设职业技术专业。

“这是近年来首次出现这样的提法。”许建领表示,这是在职教高考的内容与形式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为中职学校与高职专科、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学校的衔接培养优化奠定了基础,也是推动高等教育职普融通的有力举措。

以往,职普融通更多是以高职专科与普通本科的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式来实现,中职学生上本科往往还要经过高职专科阶段的学习。

而应用型本科办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技术专业,中职学生就可以通过职教高考直接进入普通本科学习,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样化选择路径。

2025年刚开年,广东就启动了新探索——

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中等职业学校和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该试点学制为7年,学生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参加转段考试合格后进入对应的高等院校进行4年的本科学习,毕业后获颁本科毕业证。转段考核包括公共课程考核、基本素质考核、专业能力考核三个部分,实行“分项考核、综合评价”。

另一方面,在普通高校举办职业教育,也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有力举措。

2021年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

“现在还未达到这一数字。”许建领表示,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的同时,充分利用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办学资源,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能为学生提供更多上本科的机会。

资源投入

强调加大经费支持和待遇保障

无论是增数量还是提质量,都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支持。

《纲要》提出,加大产业、财政、金融、就业等政策支持,新增教育经费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

许建领表示,这比2019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传递的信息更加清晰而坚定。

从“倾斜”到“加大”,表现出更强的经费支持力度,对于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测算,职业教育办学成本应是同层次普通教育的3倍左右。“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总体投入在同级教育中占比很低,且投入力度与办学规模也不符。”许建领说,职业院校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设备与实训基地,如果没有经费支持,很难实现“五金”新基建,也无法满足行业产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许建领指出,广东是职业教育大省,但区域发展不平衡,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突出。

他建议,除了重点支持“双高计划”院校以点带面以外,也要注重固本强基,重点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提升。注重优质均衡,经费要向广东急需特需专业倾斜,向欠发达的发展地区倾斜,发挥好职业教育的可及性、普惠性优势。

在明确加强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同时,《纲要》也关注职业学校学生群体的权益保障——积极推动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招录(聘)、职称评聘、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国家正在全方位地推动落实职业教育类型地位,也充分回应了职业学校学生对社会偏见的关注。”刘志文说,广东产业基础好、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大,可以在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方面,做出新的探索和表率。

南方+记者 刘汉能

编辑 王露纯 羊建溶
校对 张位进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