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成立3年多来,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琴澳一体化水平逐步提升,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彰显。2025年是推进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第二阶段发展目标的开局之年,合作区也将在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方面推出更多实实在在的举措。
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子蔚表示,经济发展局将以“坚定落实规划,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为核心方法论,坚守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初心,奋力开创经济发展工作新局面。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子蔚。
依托澳门国际平台开拓海外更多资源
如今,“澳门+横琴”正在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李子蔚表示,“澳门+横琴”就是充分发挥澳门和横琴的各自优势和资源禀赋,精准发力重点产业领域,打造两地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中央决定开发横琴,目的就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这个定位要把握好,不能发展一些与这个定位不一致的产业项目。”李子蔚认为,这为合作区第二阶段的建设发展定明方向,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将始终把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作为发展主线,系统谋划横琴“四新”产业的发展路径。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积极构建“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的琴澳产业联动发展新模式,依托澳门国际平台开拓海外更多资源。
李子蔚表示,合作区正进一步加大双向开放力度,促进同葡语国家全方位互利合作,积极投身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国际“朋友圈”,打造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的桥头堡。过去三年,合作区依托澳门国际资源优势,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与来自葡语国家、东南亚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立足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合作区将充分借助澳门自由港和中葡平台优势,推动建设中葡国际贸易中心,精诚协作携手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积极构建“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的琴澳产业联动发展新模式。
推动通关便利化持续完善分线管理
下一阶段,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将进一步发挥澳琴规则衔接的制度优势。
李子蔚坦言,合作区将积极衔接澳门“1+4”多元发展规划,研究制订出台合作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确保产业规划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落细。加快推动出台在澳门居住外籍高层次人才便利出入合作区专项措施,增强国际高端人才吸引力。推动建立健全澳琴协同引才工作机制与人才互认流动制度,加速澳琴引才聚智,把合作区建立成澳门产业人才的“蓄水池”,为合作区乃至澳门的产业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人才支撑。会同澳门特区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开展通关便利化相关研究,持续推动科学规划“二线”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分线管理基础设施。
着力壮大协同创新的独特产业优势。协同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业,支持澳门院校的产学研示范基地建设发展,依托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助力科技企业“引进来”及“走出去”。联动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支持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优化发展路径,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用好“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推动澳门品牌工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文旅会展商贸,用好“团进团出”等政策支持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持续引进文旅产业项目落地。联合澳门面向全球推广澳琴会展优势,深入推进“一会展两地”模式,大力发展跨境电商。
建好用好一批标志性产业项目。持续支持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做大做强。加快琴澳创新产业园一期、澳门国际机场横琴前置货站、南光(横琴)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生产、物流等配套。发挥华发跨境电商及直播基地创新产业园和琴澳跨境电商产业园(创新方)功能作用,带动澳门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开拓海内外市场,助力澳门青年在跨境电商领域发展。
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新高地。打造招商宣传矩阵,加大宣传力度深化国际推介。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多措并举提高招商力量,联合澳门开展全球招商,大力招引国内外各行业头部企业,高质量做大合作区产业规模。充分发挥企业及人才服务中心多元化、全流程的咨询服务平台作用,完善产业配套及硬件设施,强化产业发展服务保障。用足用好合作区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在合作区实质性运营发展,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李子蔚表示,在新起点上经济发展局将经济发展工作与合作区战略定位有机结合,把发展目标任务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为推动合作区建设发展事业加码助力,朝着正确方向抓好工作落实,以实干实绩共创横琴美好未来。
采写:南方+记者 黄天儒
统筹:梁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