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前忘了看天气预报
出门后发现穿得太少
下班回到家后发现
头不是头,是旋转的地球
恍惚中觉得
这个冬天也不是很冷
因为身边的都是 39℃以上的人形火炉
春节放假前本来想坚持好好工作
结果在发光和发热中选择了发烧
别让这些日常小插曲,成了你中招流感的预警信号哦!准备好,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这让人又气又恨的流感,以及那些让你远离它的妙招吧!
近期流行性感冒高发,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在病毒流行期间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流感小课堂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甲型流感病毒传播性强、发病急、传播快速、播散面大,可引起全球大流行。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属于丙类传染病。
流感会有哪些症状?
◆ 突发恶寒、发热、甚至高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
◆ 头痛、肌肉酸痛、乏力;
◆ 咳嗽、咽痛、流鼻涕;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
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一图读懂甲流和感冒的区别
流行性感冒和新冠
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流感与新冠在上呼吸道方面的症状相似。但是,流感的典型症状是发烧与全身肌肉酸痛,而感染了新冠病毒的轻症与无症状患者一般不会出现这些情况。此外新冠还可能会带来味觉、嗅觉的异常,部分新冠病毒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与结膜炎的症状,这些症状在流感感染中相对少见。特别是对味觉和嗅觉的影响,是新冠病毒的特点。
流行性感冒是怎样传播的?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其中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7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传染途径
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人群密集且封闭、通风不良的场所,也可能以气溶胶形式传播。
哪些人容易得流感?
人群普遍对流感病毒易感,大多数为自限性。部分人群感染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包括:60岁及以上老人、5岁以下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等。
得了流行性感冒怎么办?
白云医院名中医专家来支招~
面对流感病毒的肆虐,中医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治疗验方。传统中医在治疗流感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调理身体机能,增强体质,从而达到治疗流感的目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张小林主任,根据流感的发病机制和症状特点,特别制定了成人方和儿童方,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治疗选择。这些验方注重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对于体虚人群,还兼顾扶正,旨在帮助患者缓解流感症状,恢复身体健康。
成人方
柴胡8g、陈皮3g、五指毛桃15g、防风6g、黄芪15g、 浮小麦15g、炙甘草3g、芦根10g
功效:健脾益气,调畅气机
煎服方法:水煎取液400ml,分早晚服
儿童方
黄芪8g、白术6g、防风5g、五指毛桃10g、布渣叶10g、甜叶菊0.5g、炒稻芽15g、陈皮2g
功效:益气固表,健脾助运
煎服方法:水煎取液200ml,分早晚服
(药方仅作分享展示,具体剂量及用法须经专业医师诊断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名中医专家介绍
张小林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兼儿科副主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广州市第四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培养对象,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和广州市中医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广州市三级名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委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委会常委。先后师从岭南儿科名医、广东省名中医许尤佳教授和脾胃大家、广东省名中医刘凤斌教授。
擅长:采用纯中医药对亚健康状态如慢性疲劳、体虚易感、久咳、汗证、便秘、失眠、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调理,以及胃肠疾病、鼻炎、腺样体肥大、鼻窦炎及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厌食、泄泻、腹痛、疳积、体弱儿调理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坐诊时间:儿科门诊:周一上午、周四上午治未病科门诊: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坐诊地址:儿科门诊;治未病特色服务区
此外,医院还专门研制了防流感香囊,组成成分有薄荷、藿香、柴胡等,佩戴在身上既可辟邪防疫,又能驱邪扶正,特别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感冒人群,为预防流感提供了一道独特的中医防护屏障。
除了中医治疗,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用药。流感有特效治疗药物,建议抗病毒药物在48小时内尽早使用,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并降低重症风险(但需注意,奥司他韦等非处方药并非“神药”,使用前应咨询医生,不宜自行服用)。同时,抗生素对流感无效。此外,感染流感后,与感染新冠类似,建议休息3至4周再运动,以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的风险。
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勤洗手;
◆ 高风险人群建议减少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去时建议佩戴口罩;
◆ 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免疫力
◆ 室内勤通风,规律作息,均衡营养,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自身免疫力也很重要。
◆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END
图文 | 公卫科、健教宣传科
审核 | 医务部
编辑 | 尹兰靖
复核 | 庄梦
责编 | 潘玉菲
↓↓↓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