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梅州综保区完成进出口额40.92亿元(其中出口22.36亿元,进口18.56亿元),比增126.4%,增长率在全省综保区中排第二,在全国综保区中排第十。
去年以来,依托“海铁联运、山海联动”黄金通道,梅州综保区做大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业务量,在2.53平方公里土地上,创造全市三分之一进出口额;全口径税收约8600万元,同比增长约10倍。
2024年,梅州综保区的进出口额占全市三分之一。 受访者供图
新年伊始,梅州综保区即立下2025年经济运行“军令状”:力争年进出口总额达50亿元以上,争取引进招商引资项目6个以上,陆港运输5000标箱。
新通道 “区港联动”“海铁联运”效应持续释放
过去,梅州铜箔企业嘉元科技从刚果(金)等非洲国家进口溯源电解铜后,多依靠国际供应链企业埃珂森(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清关,后从上海陆路转运至梅州,运输成本高。近年来,随着嘉元科技不断增资扩产,原材料溯源电解铜采购量与日俱增,嘉元科技急需优化贸易路线以实现降本增效。
梅州国际陆港紧邻梅州综保区,是由梅县区与广铁集团合作共建的重要交通枢纽。目前,梅州国际陆港已开通至盐田港、蛇口港、大铲湾、南沙港和黄埔港等港口的海铁联运路线7条。梅州综保区与梅州国际陆港无缝衔接,不仅让进出口手续大大简化,而且压缩了货物从出海口到山区的时空距离、物流成本。
2024年梅州国际陆港正式运营,“区港联动”“海铁联运”效应持续释放。 受访者供图
“很多城市综保区、陆港之间有一定距离,保税仓储、通关环节不够紧凑,难以形成合力。”梅州综保区管委会规划建设科科长黄开瑜表示,如果说梅州综保区是“家门口的口岸”,那么梅州国际陆港主打“港口就在家门口”。去年是梅州国际陆港正式运营的第一年,“区港联动”“海铁联运”效应持续释放;梅州国际陆港累计运输标箱4600余个,货值约6.8亿元。
就电解铜进口而言,去年以来,漂洋过海的铜材抵达广州黄埔港后,经铁路运输至梅州国际陆港,后进入梅州综保区通关、保税仓储。黄开瑜表示,嘉元科技等本土铜箔企业去年借助“海铁联运”物流新通道进口电解铜7500余吨,货值约5.4亿元,累计贡献梅州综保区八分之一进出口额。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年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方案提出,促进全社会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和效率,促进物流与产业融合创新,加强协同衔接和要素保障,解决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统筹推动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降低物流成本方面,通过以梅州国际陆港平台为载体,立足梅州综保区,积极整合区域资源,强化与广铁集团、主要港口的衔接,持续推进“公转铁”“散改集”“冷链+班列”“一单制”等海铁联运业务,有效降低了货物运输费用,为企业节约15%至30%的物流成本。“物流成本降低有目共睹,梅州综保区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周边地区的货源不断向陆港集聚。”
展望新一年,黄开瑜提到,将继续推动综保区与国际陆港发挥“区港联动”效应,广泛宣传推介国际陆港,用好梅州国际陆港—盐田港、广州港的海铁联运物流新通道。与此同时,继续加强与周边港口的沟通合作,推动与汕头港、潮州港、厦门港等更多港口互联互通,助力梅州打造区域性“公铁海”多式联运物流枢纽。
新突破 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迸发
今年开年第一个周末,梅州综保区即在深圳举办“开放创新 共创梅好”招商推介会,以新年第一招展现“开局即冲刺”的士气和决心。
梅州综保区。
2024年9月29日,梅州综保区二期成功通过汕头海关牵头组成的联合验收组的实地验收。至此,梅州综保区全域通过验收,实现全域封关运行。“综保区全域封关后,主要力量集中在招商工作。”梅州综保区管委会投资促进科副科长李敏浩坦言,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后,综保区接下来就是要千方百计引进优质项目。
目前,梅州综保区管委会除成立了1支市级平台招商队外,又额外组建2支招商队。“招商队驻点深圳、佛山,又瞄准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厦漳泉都市圈等。”李敏浩解释,深圳外贸进出口规模已迈上4万亿台阶。而佛山制造业发达,在2024年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中,佛山上榜企业数达102家,位居全省第一。梅州综保区借助深圳市梅县商会、佛山市梅县商会等社会力量,围绕重点区域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开展“一把手招商”“一体化招商”“产业链招商”。
去年以来,梅州综保区成功引进落户招商新项目5个,包含大宗商品进口、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值得一提的是,落地运营的客都臻品跨境电商项目,实现综保区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市区门店展示“前店后仓”新业态的突破。“企业租赁6000平方米仓库,奶粉、化妆品等进口商品储存在综保区。在流入国内市场前,暂时不用缴税。顾客在平台购买商品后,货物再从综保区发出。”李敏浩说。
综保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国内货物一旦进入综保区,在海关监管范畴内即等同于出口,即便尚未实际运出国门。当货物抵达综保区,企业便可申报出口退税。“入区即退税”,极大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加快资金回笼与周转。
“广州、珠海、长沙等地综保区都去看过,相较其他保税区,梅州厂房租金低、工价低,资源要素成本优势突出。”华大(梅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广州华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立,主要生产固体营养补充品,属于保税加工业务范畴。梅州项目于去年4月投产,保税加工进出口额约3000万元。该公司业务负责人坦言,原材料依赖进口,产品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综保区极大地降低了“两头在外”的企业运营成本。去年12月,公司还拓展了跨境电商“1210”保税进口业务,海外订单火爆,预计今年业务量将成倍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内陆型综保区,梅州综保区不沿边、不靠海、不临空,在产业发展方向上与沿海综保区、边境综保区货物贸易、保税物流为主不同。通过借鉴同属内陆地区的成都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郑州新郑综保区等发展经验,梅州综保区确定以保税加工为主导、保税物流为支撑、保税服务为配套的产业发展方向。
“去年还从深圳引进两家保税维修企业。”李敏浩解释,境外待维修的电子产品运入梅州综保区进行维修,维修完成后再复运出境。保税维修充分利用国内维修技术和成本优势,在维修期间货物处于保税状态,不需要缴纳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截至目前,梅州综保区落户企业28个,其中加工制造10家、国际贸易4家、跨境电商3家、供应链及报关物流11家。“接下来,会继续培育发展保税维修、跨境电商等新型业态。”李敏浩表示,新的一年将谋划到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东南亚等地举办招商推介会,向海内外企业家宣传梅州及综保区发展新优势;全力推动铜材进口仓储分拨项目,助力梅州铜箔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探讨汽车零部件保税维修再制造等试点的相关情况,积极向国家部委争取试点,力争形成梅州综保区特色发展优势。
新高地 打造对外开放营商环境新高地
“走访过湖南、贵州、广西等地诸多综保区,梅州综保区工作人员的热情与周到,令人印象深刻。”鑫仑科技(梅州市)有限公司总经理夏盛回忆,从公司注册、海关备案、税务登记、厂房装修到正式投产运营,梅州综保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遇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母亲式”服务。
由于鑫仑科技业务涉及保税维修,需安装相关ERP系统,梅州综保区和梅州海关工作人员提前介入,积极协助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对接联网。“再也不用与海关反复核对数据,也不再需要提交大量纸质材料。”夏盛至今提起都赞不绝口。
企业进驻综保区前,梅州综保区管委会会跟海关、税务、外汇、市场监管等部门反复沟通,对项目可行性、商品监管分类、奖补政策等反复落实,让企业安心落户、放心投产。“招商项目较为成熟后,我们便介入其中,从签约、落户直至投产全流程跟踪服务。”梅州综保区管委会经济发展科副科长张天亮提及,商务、海关、综保区等部门每月定期召开业务对接会,协调各方资源,全力解决企业在建设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
对于梅州综保区来说,通关环节顺畅度是优化营商环境题中应有之义。
“紧急程度可以说是火烧眉毛。”元旦前夕,由于船期推迟,嘉元科技1000余吨进口电解铜在2024年12月27日晚才通过火车运抵梅州国际陆港。张天亮对彼时景况记忆犹新,为保障这批货物顺利通关,梅州综保区管委会制定详细通关计划,倒排工期,协调企业、银行、海关、报关公司、中远海运梅州分公司等多部门周末加班加点、争分夺秒抢进度,确保物流链条畅通。最终,在各部门齐心协力下,该批电解铜终于在年前顺利通关,不仅帮助企业快速完成交易流程,而且为年终冲刺画上圆满句号,有力保障各项外贸任务高质量完成。
展望新一年,梅州综保区一方面将加快总投资3.5亿元的项目建设,包括建设4栋高标准厂房、1栋生活办公配套综合楼、2栋保税仓库和1栋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冷链物流仓库,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另一方面,坚持“母亲式”服务、“一对一”全流程跟踪项目落户,并制定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一企一策”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厂房装修、通勤、招工、食宿等困难,千方百计保障项目要素供给,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多措并举打造对外开放优质营商环境新高地。
数读
●2024年梅州综保区完成进出口额40.92亿元
其中出口22.36亿元进口18.56亿元比增126.4%
增长率在全省综保区中排第二,在全国综保区中排第十
在2.53平方公里土地上,创造全市三分之一进出口额
●全口径税收约8600万元同比增长约10倍
●2024年,开展登门招商等51批次、对接企业500多家,举办3场招商推介会,积极参加国内各类经贸活动,招商工作取得新成效,成功引进落户招商新项目5个,包含大宗商品进口、跨境电商、保税维修,落地运营的客都臻品跨境电商项目,实现综保区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市区门店展示“前店后仓”新业态的突破
●截至2024年,梅州综保区共落户企业28个已运营企业26个其中加工制造10家(已运营10家)国际贸易4家(已运营2家)跨境电商3家(已运营3家)供应链及报关物流11家(已运营11家)
●2024年是梅州综保区国际陆港正式运营的第一年,“区港联动”“海铁联运”效应逐步发挥,共运输4600多个标箱,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数,货值约6.8亿元
●嘉元科技通过“区港联动、海铁联运”进口铜材7500余吨、出口铜箔约500吨,逐步实现“铜材买全球、铜箔卖全球”,助力梅州铜箔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梅州综保区力争年进出口总额达50亿元以上,争取引进招商引资项目6个以上,陆港运输5000标箱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记者 李娇
通讯员 李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