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这场关乎群众团圆与出行的年度大迁徙已正式拉开帷幕。今年春运从1月14日开始,2月22日结束。在这一特殊时期,如何保障广大旅客顺利出行,成为了南方号·梅州矩阵关注的焦点。
随着春运的开启,多家南方号聚焦该话题作了相关报道。梅州铁路部门增开多趟临客,确保旅客“走得了”;公路客运大数据分析客流,加强车辆安全检查保障运输安全;气象部门发布气象预报,助力旅客应对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等突发状况;民警、志愿者们也活跃在各个角落,为旅客提供贴心服务……
还有不少南方号为乘客出行做了暖心科普,在这个充满温情的春运季,梅州各部门的协同努力,不仅让回家的路更加顺畅,也让每一位旅客感受到旅途中的温暖与关怀。
回家不用愁
高铁增开多趟临客
春节期间,交通出行是梅州市民普遍关注的话题。为此,不少南方号纷纷推出了相关信息,为市民提供最新交通资讯。
据南方号“客居南方”推文,2025年春运于1月14日拉开帷幕,至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在此期间,梅龙高铁迎来了首个春运“大考”。据悉,春运期间梅龙高铁预计每天开行列车26对,较春运前增加15趟。
梅龙高铁作为梅州地区首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350公里/小时的高速铁路,将作为旅客出行的首选,其始发站梅州西站,春运期间客流增长较大。
据梅州西站工作人员介绍,节前以探亲流、旅游流,节后以务工流、学生流为主,预计在整个春运期间,该站到发旅客达76万人次,日均到发旅客约2万人,与去年春运相比,客流增长率高达90%。这一数据的显著增长,彰显了梅龙高铁开通后对粤北地区交通格局的重大影响,也体现出旅客对其服务的高度认可。
为满足梅州市与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江西方向的客流需求,2025年春运期间,铁路部门精准发力,加开了香港西九龙、南昌、长沙南等方向的列车7对,同时,为满足广州、深圳等热门方向返梅旅客需求,梅州西站于节前加开6趟夜间“红眼高铁”,部分列车仍有余票。
“红眼高铁”是铁路部门为应对春运期间大客流,在每日0时至4时高速铁路夜间维修天窗期临时增开的动车组列车或高速动车组列车。
来自香港的邱先生谈及今年的返乡之旅时,满脸笑意:“去年国庆回梅州老家,还得在深圳北站换乘,今年方便多了,香港西九龙有了直达梅州西站的高铁,全程才2小时10分钟,下了高铁,开车15分钟就能到家。往后肯定能更常回来看看。”
为保障旅客顺利出行,梅龙高铁沿线各车站做好准备。根据实时客流,动态调整进出站安检口、检票通道设置,强化各类客服设备设施的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同时,工作人员还会及时为旅客提供信息咨询、购票引导,以及重点帮扶等服务。惠州车务段梅州西站站长文默默说道:“梅州西站、五华站、兴宁南站都积极组织了反恐防爆、电梯、消防、客服应急等演练,以此提升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此外,梅州西车间“客都服务岗”的工作人员在进站口、检票口、通道等关键岗位,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贴心服务与接力服务等多项便民服务,春运期间,预计将为3000名旅客提供重点服务。
梅州西站“客都服务岗”的工作人员何晴兴奋地说:“今年是我大学毕业后第一年,能在家乡的高铁站工作,恰逢梅龙高铁首个春运,也是我的首个春运。能为家乡人民服务,意义非凡。”
梅龙高铁的首个春运,不仅为广大旅客搭建起团圆的桥梁,也将持续为区域发展与民众出行贡献力量,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脉络,极大地提升了与大湾区之间的互联互通。
自驾更“丝滑”
高速服务区暖心守护
春节假期即将来临,近日,广东交通集团所属汕梅高速发布春运出行指引。广东交通集团所属汕梅高速结合车流量变化趋势和节假日出行特点,发布春运出行指引。
春节高速通行免费时间为1月28日00:00至2月4日24:00,共8天,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免费车型为7座(含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受探亲、务工、旅游等因素影响,结合汕梅高速历年路网车流量变化情况及沿线旅游资源属地民俗特点情况,预测春运期间路网总车流723万车次,日均车流量18万车次,与去年基本持平。
根据历年春运期间车流通行情况,预测春运期间在汕梅路段程江互通至梅南;汕揭路段埔上互通至登岗、溪头互通至沙溪路段,珠三角地区往返车辆较多,容易造成车流交通缓慢。
汕梅高速根据本路段车流出行特点,运用联动保畅机制,主动联合辖区交警、拯救等单位,对莲花山隧道群弯急坡长路段、沙溪至登岗高铁与机场出入口路段、埔上枢纽互通立交至泰山等交通繁忙和重点路段,加强巡查和交通疏导,预防交通拥堵或追尾碰撞事件。此外,汕梅高速还组织党员、团员志愿者在沿线2个服务区、12个便民服务点设立“便民服务岗”为司乘人员提供政策咨询、修车工具、行车指南、充电器等急需物品,提供暖心服务。
广大司机朋友如需路况咨询、路线指引、车辆简单维修等可就近前往,如需紧急救援可拨打广东交通集团服务热线96533或汕梅高速监控中心24小时服务电话:0753-2489900。
广东交通集团所属汕梅高速温馨提醒广大司机朋友,春运车流量较大,出行旅客请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对车辆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提前规划路线,平安出行,和谐春运。
此外,自驾出行的另一个要素是天气。南方号“客居南方”发布了预报春运期间天气的推文《春运期间梅州有5次冷空气过程,高寒山区最低零下2℃》,该文章指出2025年春运期间,梅州市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平均气温接近历史同期,主要有5次冷空气过程。冷空气活动较频繁,天气阶段性变化显著,需注意防低温和霜(冰)冻,伴随冷空气过程可能出现低温阴雨天气,但出现类似2008年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小,需重点关注阶段性低温阴雨天气及低能见度、道路湿滑等对春运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密切关注气象干旱的发生发展。
出行更从容
科技赋能“智慧春运”
春节临近,春运大幕拉开,在外游子纷纷踏上归途。在梅州市蕉岭县,科技手段的运用在春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晨跑一圈,发现连灯杆都能洒水了,小小县城、大大智慧,感受到家乡今年的新变化,让人惊喜。”目前,智慧公路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为蕉岭第一批返乡人员带来了耳清目明、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当人们进入甜美梦乡后,在G205蕉岭县穿城段,新上线的智慧“空中环卫工人”——5G雾化降尘系统便“静悄悄”地工作了,水雾从杆顶喷嘴均匀喷出,起到了降尘的作用,为次日清晨的县城带去一抹清新。相比传统洒水车等抑尘设备,自动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内部扬尘检测传感器等感知设备,运行更加节水节能、便捷高效。“空中环卫工人”助力解决蕉岭本地公路扬尘问题,提高了沿线公路环境,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出行观感,获得当地市民好评。
据南方号“客居南方”推送文章《梅州智慧公路来啦!揭秘春运背后的“超强大脑”是怎么工作的》介绍,今年,梅州移动与蕉岭县公路事务中心合作共建的智慧公路建设项目全面建成并正式运行。
梅州移动充分发挥5G、云计算、大数据等资源优势,运用数字孪生、AI、高精地图、AR+VR、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手段,助力该中心建立了统一数据中心和集运行监测、设施监测、智慧养护、事件管理、应急管理、智慧服务等于一体的5G智慧公路综合管理系统,打造了蕉岭县公路管养的“智慧大脑”。
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出行新标杆的公路管养“智慧大脑”到底长什么样?在蕉岭公路5G智慧指挥中心,可以看到铺满整面墙的智慧公路综合运营管理大屏,这就是5G智慧公路综合管理系统的“千里眼、顺风耳”后端。随着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一条条公路、一座座桥梁、一个个公路基础设施的空间位置、地物形状、属性等信息都清晰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边坡、桥梁AR实景情况,落石、积水、扬尘污染、抛洒即时监测一目了然。
蕉岭公路5G智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罗轩林操作电脑,调取案例向记者展示:“比如大屏幕中这个路段,边坡、桥梁、急弯、长下坡路段较多,在以前,传统的人工巡查方式,难以实现24小时巡查,现在通过5G+智慧公路前端监测设备上传的实时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发现积水和滑坡等险情,快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提醒过往人员车辆远离风险点,配合路政巡逻队疏通风险点所在道路的车辆和群众、设置好现场围蔽,最大程度降低了灾害损失,大幅提高养护效率。”
传统巡查全程依靠人工,现在通过管理平台数字化实现了高效巡检,平台通过“传感器+摄像头识别预警+人工上报”等方式获得数据,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分发到相关部门,甚至协助交警完善处理这些案件,串联建管养工作,再造业务流程,路政、应急、养护事件,平均响应到处置时间提高到30分钟内,高效打造平安和谐的交通环境。
5G+数智赋能公路建设是现代科技与传统公路的深度融合。蕉岭县智慧公路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不仅提升了“城市脉搏”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也将为春运期间的群众出行提供有力保障,让返乡人员的回家路更加顺畅、温馨。
吃兴宁鸽过齐昌年!
省“百县千碗”暨兴宁鸽美食大赛举行
吃兴宁鸽,过齐昌年。1月18日至19日,广东省“百县千碗”暨兴宁鸽美食大赛在兴宁举行。
为期两天的比赛里,共有45家企业踊跃参与、46位大厨同台竞技。参赛选手们通过煎、炒、烹、炸、煮等烹饪技法,大展身手,充分展现了客家菜肴的独特风味,开启了一场关于“兴宁鸽”的视觉和味觉的双重盛宴。
活动上遴选出了“兴宁鸽”十大名菜,分别是盐焗鸽、红烧乳鸽、老鸽炖汤、珍珠红焗月鸽、高山茶油蒸月鸽、古法卤鸽、客家娘酒煮老鸽、鸽味丝苗米饭、爆炒鸽片、五指毛桃鸽。
根据竞赛成绩排名,赛后还确定了10名“兴宁鸽”美食名厨、10家“兴宁鸽”美食名店以及10家“兴宁鸽”美食推广店。
春节临近,活动期间还持续开展美食展销活动和兴宁鸽主题版画体验活动,持续吸引市民游客的关注参与,让市民游客在大饱口福的同时,也感受到兴宁这座城市的餐饮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赛举办之际,1月17日晚,“食在广东 鸽出兴宁”“过大年 吃兴宁鸽”的标语出现在大湾区地标建筑广州塔。同时,1月18日至20日晚,“兴宁鸽”广告还相继登上广发证券大厦媒体立面大屏、南岳大厦户外媒体大屏和丰兴广场户外媒体大屏,广州市内共823块电梯屏也滚动播放“食在广东 鸽出兴宁”的品牌宣传。兴宁特色农产品“兴宁鸽”在羊城“闪耀登场”。
借由“兴宁鸽”美食大赛的机遇,宣传推介“兴宁鸽”是很好的机遇。近年来,兴宁紧紧抓住国家把鸽子列入中国家禽名录,以及省出台关于《加快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和深化推进“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有利契机,率先出台《兴宁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全力做大做强肉鸽产业,兴宁成为广东最大的肉鸽屠宰基地和集散地、全省首个肉鸽产业优势区,2024年全市肉鸽年出栏量近6000万羽,占全省总量的15%、全国总量的9%。在品牌故事的不断丰富和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中,“兴宁鸽”成为群众的致富鸽、人民的幸福鸽、县域的发展鸽、乡村的振兴鸽。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文字整理 马吉池 罗蔚然
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