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士说中医|“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求食谱,我们来安利这些药膳了!

胡世云
+订阅

  最近,小红书涌入一波“tiktok难民”,引发了一股“中外交流潮”。

  民以食为天。其中,“学中国菜”更是成小红书热搜第一,不少网友更是在线教外国友人制作中国菜。

  我国药膳博大精深,讲究药食同源。在外国友人中,热爱中医的不在少数。对外国友人来说,追求美味,通过学习药膳的食谱来入门中医,是不错的选择。

  本期的胡博士说中医,我们就来推荐一款药膳汤、一款鸡蛋羹和一款茶饮。

  01

  五指毛桃炖鸡

  作为广东人桌上的靓汤“常客”,五指毛桃是岭南“新八味”的成员,有着“南方人参”的美誉。五指毛桃炖鸡具有健脾补气、去湿、养胃的功效。

  中医理论认为,五指毛桃味甘,性微温,入脾肺肝经,可以健脾化湿,行气化痰,舒经活络,常用于肺结核咳嗽,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还有脾虚浮肿,病后盗汗,白带等病症。

  【材料】五指毛桃30~50克,鸡一只。

  【做法】将鸡整只或切块放入锅内,加入五指毛桃、生姜和适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炖至鸡肉烂熟,适量盐即可。

  02

  四仁鸡蛋羹

  在“求食谱”的热潮中,鸡蛋羹成了顶流,不少中国网友更是倾囊相授,手把手教外国友人制作鸡蛋羹。当然,鸡蛋羹也可以制作成药膳。

  这道四仁鸡蛋羹具有扶正固本、补肾润肺、纳气平喘等功效。所谓四仁,白果仁、南杏仁、核桃和花生。

  中医理论认为,白果仁具有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的功效。治哮喘,痰嗽,白带,白浊,遗精,淋病,小便频数。南杏仁具有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可以用于虚劳咳嗽,燥咳,咳嗽痰多、肠燥便秘等病症。核桃可补肾、固精强腰、温肺定喘;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

  【材料】白果仁5克、南杏仁5克、核桃10克、花生10克、鸡蛋1个

  【做法】将白果仁、南杏仁、核桃、花生研末(不研末亦可)后,放进炖盅内,加入清水一碗,炖约1小时,打入鸡蛋液稍炖片刻,加入少许冰片糖便可。

  03

  乌陈普洱茶

  此前,风靡年轻人的乌梅汤也是一款中药代茶饮。而当乌梅与“广东三宝”之一的陈皮、普洱相遇,则有止渴生津,消食养胃的功效。

  中医理论认为,乌梅味酸、涩,性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本草纲目》提到“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材料】普洱茶10克、陈皮5克、乌梅5克。

  【做法】将陈皮、乌梅洗净后,陈皮剪碎、乌梅剪开,将普洱茶、陈皮、乌梅一同放入茶壶中,注入开水,将第一次冲泡的茶水倒掉,重新注入开水,滤出茶汤饮用。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在后台与本团队联系;文中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