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默达
最近,关于集采药品质量的讨论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
争议的直接起因是,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平均降幅创历史之最,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部分药企“贴着成本报价”,甚至出现了“阿司匹林一片3分钱”等刷新公众认知的现象。然而,患者在为吃上平价药而欣喜时,也有不少人质疑集采药特别是仿制药的药效是否有保障。比如,地方两会上,有本职工作为医生的代表委员担心“麻药不睡、血压不降、泻药不泻”,评论区也有慢性病患者分享用药体验的“温差”。
新华社资料图
公众朴素的担忧不无道理,但也要看到,集采药这一领域有其特殊规律。一方面,本轮集采主要针对已经到期,并且市面上已有多家药企同时推出多款仿制药的药物,这类药品的制作工艺较为成熟,在带量采购的前提下,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也最大限度削减了市场推广、招标公关的成本,“薄利多销”完全可以实现。另一方面,药品的中标价格是多家药企自由市场竞争的结果,而非官方出手“压价”的产物,且本轮集采中引入了“复活赛”的机制,价格熔断时允许企业再次报价。充分竞争后药企仍愿意留在市场之中,证明其仍有生存和盈利空间。
“超低价”有其合理性,剩下的质疑声音则更多来自临床一线和患者的亲身感受。从药理层面来看,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是集采药品的基本门槛,本身值得信任。但出于主观感受的因素或是受到了客观用药条件的影响,也不排除存在个别品种存在疗效偏差,并未达到医生和患者的预期。单靠静态的标准不足以回应公众的质疑,我们呼唤更强有力的监督和持续性的疗效追溯。
新华社资料图
一方面,要持续强化对药品生产流程的监督,确保生产出的每一粒仿制药都有着同等的疗效,避免“偷工减料”。国家药监局此前就已回应称,对集采中选药械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两个100%全覆盖,确保产品“降价不降质”。既要关注药品本身,也要盯紧仿制药的生产流程、送检流程和流入市场、进入医院的过程,完善药品全流程监管机制并实现长效化、常态化监管,严防企业为了利润“钻空子”。
另一方面,也要完善使用层面的监督渠道,鼓励广大医务人员当好药品价格和质量问题的“吹哨人”。国家医保局公布的《关于请协助做好当面听取集采药品相关意见的函》提到,将听取临床一线关于集采中选药品使用实效的感受,重点收集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在治愈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疗效和安全性指标方面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病例信息可追溯的案例。药效好不好,使用者更清楚,建立集中统一的反馈平台,收集临床医生和用药患者的即时反馈,也有助于弥补信息差,消解公众的焦虑情绪。
更进一步来看,对于集采药品质量的质疑和对集采制度的科普,也可看作是业界和社会的一次共同反思。收集更多来自患者的意见反馈,寻求更广泛的监督合力,方能持续确保集采药品价廉质更优,守护群众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