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三坑:聚焦“六乱”整治,内外兼修打造美丽圩镇

南方+

1月20日,笔者从三坑镇获悉,为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风貌,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加力提速,近年来,三坑镇积极探索创新治理路径,集中整治圩镇“六乱”现象中的复杂性、顽固性问题,同时,通过实施圩镇改造、老旧片区改造等项目,不断完善用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全面打造配套足、环境优、服务好、体验感强的旅游人文环境。

常态整治,改善环境。三坑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城监中队)加强日常巡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改善圩镇环境。

进一步规范“入室经营”。江绮雯 摄

创新治理,强化合力。该镇积极探索“镇综合执法+部门联动执法”管理方式,加强与市场监管所、派出所、交警中队等部门联合行动,发动镇人大代表,组成“六乱”专项整治行动组,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分成3个小组,对清四公路、圩镇主要街道两边的“六乱”现象进行全面整治。行动中,各整治小组对道路两侧的占道经营、机动车随意停放等行为进行规范劝导,对主次干道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障碍物进行清理,对镇圩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切实做到“巡查一处、整治一处、提升一处”。截至目前,现场教育劝导车辆乱停乱放1771起,现场处罚94起,整治占道经营乱摆卖行为2312宗,整治公共空间乱贴画行为136宗,清理积存垃圾、乱堆乱放、水域漂浮物和障碍物322处,拆除破旧附属设施、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乱搭乱建200余处。

疏堵结合,规范经营。“趁圩”是乡镇群众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如何确保趁圩活动气氛热闹又文明有序?三坑镇通过规范节假日和圩日摊点设置,在每逢二、五、八的圩日当天,在不影响镇容、不影响交通、不扰民的前提下,在划定的区域内允许门店和流动摊位进行外摆,同时要求外摆的范围不能超出道路两侧的停车位,并设立农民自产自销临时便民疏导点。通过这些系列举措,有效地维护了趁圩活动的秩序与活力,让传统集市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加强宣传,全民参与。持续推进“六乱”整治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三坑镇向沿街商户发出《三坑镇人居环境整治告知书》《三坑镇“六乱”专项整治告知书》共500余份,倡导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保持房前屋后整洁,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六乱”整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

三坑大街“六乱”整治前。

三坑大街“六乱”整治前。

三坑大街“六乱”整治后。

三坑大街“六乱”整治后。

盘活资源、跨村联营。三坑镇通过挖掘盘活镇域各类沉睡资产和农旅资源,推进基础设施、圩镇、老旧片区等改造提升,并探索跨村联营和引入优质资本开展资产资源市场化运营等方式,逐步提升三坑镇整体人居环境品质与经济发展“造血”能力。截至2024年底,全镇拥有乡村酒店(民宿)54家,其中三季稻、知行、米墅稻田野舍入选首批广东省100家高品质民宿,伊甸园入选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2024年,三坑镇全年共接待游客68.15万人次,营业额21803.6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26%、7%。

米墅·稻田野舍温泉民宿。

米墅·稻田野舍温泉民宿。

撰文:江绮雯 贺欢 通讯员 黄健佳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叶镇祖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