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晚,骑手何淼早早关闭接单系统,准备去参加一场特别的晚会。
写“新”愿、领礼包、抽大奖……当晚,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映海南社区暖意涌动,“骑”乐融融。一场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新业态劳动者举办的迎春晚会如约而至。
在三水的外卖骑手中,映海南社区颇有名气。因为这个社区正在进行一项特殊的事业:创建佛山全市首个“骑手友好社区”。
不知从何做起,社区干部先当骑手找痛点
“之前我从没听过这个说法,第一次有人这样提起。”何淼第一次听到“骑手友好社区”这个词,是在去年10月一次等候取餐时,遇到正在街头调研的映海南社区工作人员。一脸茫然的他与一脸热切的工作人员因此结缘。
彼时,映海南社区党委书记林思婷正急切地想知道社区可以为新业态群体做些什么。作为云东海街道创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的试点,映海南社区结合社区特点,最终确定以创建“骑手友好社区”为切入点开展该项工作。
“映海南社区楼盘多、人口密集,覆盖三水新城核心商圈,是骑手集中往来的区域。”林思婷介绍,映海南社区位于三水新城核心区,成立于2018年,管辖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下辖32个物业楼盘,常住人口近6.5万人,是一个新型楼盘社区,也是典型的新市民社区。
然而方向确定后,林思婷却不知道该从何做起。不懂就问,说干就干。于是,林思婷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去拜访了美团三水区域办公室、走到街上去找骑手调研,向他们问需求,收集问题清单。
但由于大家对“骑手友好社区”都没有概念,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正当工作不知道怎么开展时,一筹莫展之际,林思婷萌生了一个想法——自己当骑手,从中找出创建工作的发力点。
实践出真知。在林思婷看来,与其这样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不如自己当个骑手。为深入开展体验工作,林思婷分别在12月17日和21日体验接单送外卖。“专门选了一个工作日和一个周末。”林思婷说。
映海南社区党委书记林思婷体验当骑手。
“第一次跑了6单,电动车就没电了,送单过程还遇到不少难题,大多都集中在小区‘最后一公里’。”林思婷说,送单最耗时的往往在到达客户小区之后,比如有一次送单小区保安不在岗,只能站在门外等待,好不容易等到小区保安返岗,还要进行一番询问登记后才打开门禁,进入小区后又迷失在标识不清的楼座之间。此外电动车停放、充电等也缺乏规划和支持。
两次体验下来,林思婷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外卖行业的实际运作,也找到了创建骑手友好社区的着力点。结合前期调研发现的骑手送餐难题,林思婷召集社区内小区物业负责人、居民代表和外卖骑手代表开展座谈会。经过协商议事,选取5个条件较成熟的小区作为“骑手友好社区”示范点,并于12月26日正式启动了“骑手友好小区”创建工作。
细微之处见真章。这些小区门口不仅设立了物业暖“新”示范岗,入门处还绘制了骑手友好地图,小区里增设爱心补给站、心愿箱。小区周边还规划了骑手泊车位、充电处,解决骑手进门难、停车难问题。
万达华府小区门口设立了物业暖“新”示范岗。
从细节体现关怀,更多物业商家纷纷加入
“每到饭点,尤其是周末,我们小区外卖骑手络绎不绝。”万达华府物业经理叶二村平时在小区巡视时,做得最多的事情莫过于为骑手指路。
叶二村介绍,万达华府小区很大,不仅有住宅、公寓,还有商铺,业主多达3801户,光商铺就有592间。
“进入小区,如果不熟悉楼座分布,确实不好找。”叶二村说,之前也常听到骑手抱怨在这里找楼座费时。只是没想到社区居委会关注到这么细节的工作。
如今,万达华府通过参与“骑手友好社区”创建工作,专门绘制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友好小区地图”,上面清晰地标注了小区出入口、充电桩、楼栋分布、建议停车位、小哥驿站等信息,实现“亮牌指路”,助力外卖骑手和快递员好找路、好配送。
“友好小区”入门处还绘手友好地图。
“万达华府毗邻万达广场、万达金街等商圈,位于骑手取餐、送餐密集区域。”叶二村介绍,小区还设置了小哥驿站,骑手可以在这里等餐、抢单,也可以在这里休息、聊天。
万达华府小哥驿站设有暖“新”阅读角。
来自韶关的他已在三水买房扎根,成为一名三水新市民,在万达华府从事物业管理工作已有4年多。“从事服务行业,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很多不理解。”在叶二村看来,骑手非常辛苦,同是服务行业,工作中能互相支持,何乐而不为?
爱心商家、贩糖糖水店老板杨倩仪与叶二村有同样的看法。在了解到映海南社区在创建“骑手友好小区”时,便积极响应,参与其中。
“我们店里为骑手提供免费热水、休息区域,骑手在店里消费可以享受88折。”杨倩仪在万达广场开甜品店已经一年多,工作中常与骑手打交道。
在杨倩仪看来,骑手的工作日晒雨淋不仅辛苦,而且有时也会遇到危险。“去年上半年一直下雨,有次客户取消订单,了解后才知道是骑手送单过程,由于路面打滑翻车。”杨倩仪知道后为骑手免除了订单赔偿,“他们的辛苦,我们这些商家是受益者,大家要互相体谅。”
在映海南社区党委的推动下,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区、商家参与到了“骑手友好社区”的创建工作中。截至目前,映海南社区已有12个小区加入了创建工作,23个爱心商家可提供“暖心服务”、骑手专属优惠,覆盖餐饮、理发、服装等多个领域。
23个爱心商家可提供“暖心服务”、骑手专属优惠。
“不只是社区帮骑手,骑手也会帮社区”
从对“骑手友好小区”毫无概念,到如今温暖触手可及,何淼感受到满满的归属感。29岁的何淼做骑手已经有两年多,风里来雨里去是常态。在他看来,不管做什么,“有瓦遮头”最重要。
林思婷介绍,依托社区党群服务阵地,映海南社区在社区居委会旁、街道行政服务中心旁以及万达华府A区内,分别设立了3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红色驿站。
驿站里面,休息桌椅、饮水机、微波炉、充电宝、应急药品等各类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可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热可纳凉、冷可取暖、渴可饮水、伤可取药、累可歇脚”等基础服务。
“以前遇到困难只能默默自己扛,现在社区站在我们的角度,帮我们想办法,为我们绘制地图、增加充电柱,还有红色驿站能够让我们中途休息。”何淼说,有了社区这样的关怀,不仅提高了配送效率,也让人觉得很暖心。
万达华府小区周边还规划了骑手泊车位、充电处。
林思婷介绍,为了进一步营造暖“新”社区氛围,云东海街道还将支持社区,链接各部门资源和社会资源,定期在社区组织开展各类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活动,如提供安全讲座、法律咨询、心理辅导、健康义诊等“共性+特色”服务。
其中,社区将联合妇联、总工会、团工委、关工委等单位,推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托班”“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研学线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友好商户积分兑换券”等专属暖心举措。
“我们在每个驿站都设置了小哥心愿箱,小哥们有工作和生活上的需求,或者发现问题都可以通过心愿箱,或者直接向社区反馈。”在林思婷看来,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组成的新就业形态群体已经逐渐成为了城市职工队伍的重要部分,他们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小区里增设爱心补给站,可为骑手提供打气等服务。
接下来,映海南社区将搭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兼职网格员队伍,动员他们参与社区助老助残、网格治理、平安守护、文明宣传、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促使他们成为社区流动的“前哨兵”“宣传员”“监督员”,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为社区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新”点子,发挥“新”作用。
“不只是社区帮骑手,骑手也会帮社区。”林思婷说,“骑手友好社区”创建工作将从“单向赋能”迈向“双向奔赴”。
采写:南方+记者 张秀蓝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