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会将努力实现“五大新突破”

南方+

1月18日,四会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四会市市长吴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四会实践的关键一年。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四会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5.5%。四会将加力奋进、勇毅前行,努力实现五大新突破:

一是抓机遇谋发展,在政策效能释放上实现新突破。

以更大力度更深层次参与大湾区建设,深度融入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

张洞立交。

以更大担当在肇庆市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中做出四会贡献,全面接入东部城区半小时交通圈,聚焦小鹏汽车、瑞庆时代、广东建工集团等龙头企业上下游强链补链延链;

以更多实招在国家新政策和省市重点工作中争取更多利好,坚持“以优质项目论英雄,以有效投资较高下”,争取更多土地、能源、环境等指标向四会倾斜。

二是争先进强示范,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高标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强化规划引领,做好贞山新城、“一河两岸”等重点片区规划,以美学思维逐步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质;

一河两岸景观。马章兴 摄

全域谋划推进典型镇建设,支持“产城融合发展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区”差异化发展,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工业示范镇、农业专业镇、商贸现代镇、文旅特色镇,谋划申报新一批典型村,建设1—2条精品示范带;

全方位打造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格局,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建优建强沙糖桔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持续擦亮“四会兰花”金字招牌,加快推进大沙镇现代渔业种苗基地、太二预制菜生产基地等项目,以全产业链思维发展南药产业。

三是优存量扩增量,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

强化“两新一电”新兴产业引领,加快塑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行动,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及零部件制造产业;

广东金田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大力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金属深加工产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食品饮料产业,加快建材产业创新升级;

落实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大力推动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优化提升全周期全链条服务,推动全年完成项目开工18个、竣工28个、投产35个;

高水平整合优化园区载体,整合打造优质省级产业平台,推动肇庆高新区四会产业园深化产城融合发展,做大做强精细化工工业园,擦亮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园区牌子,实施南江工业园政企“双提升”行动;

进一步夯实培育创新发展动能基础,加快创新资源导入,用好“双百行动”、四会(增城)科创孵化中心、县域创新基地等资源,培育发展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四是提效率优服务,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狠抓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深化开展暖企行动,拓宽“四商·市长面对面”等沟通渠道,促进政企双向交流,持续巩固玉器行业信用可视化监管,拓展“信易贷”等“信易+”应用场景。

四会将狠抓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深化开展暖企行动。

支持各类经营主体扎根四会,加强企业用能跟踪服务,为产业园区提供可靠电力供应,推动自来水管网联通工程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小微企业“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年内走访超1万户;

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坚持市场化方向,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推动市属国企向AA+信用评级目标迈进。

五是办实事善治理,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

坚定不移抓好基本民生供给,持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全面落实就业优先、鼓励创业、援企稳岗等措施,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持之以恒改善教育医疗质量,统筹推进集团化办学、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等改革,有序增加2100个公办高中学位,持续提升医疗事业服务水平,加快市人民医院创三甲;

四会市人民医院新院。

多措并举打造优质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绿美四会”生态建设,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支持各镇街至少打造1个乡村绿化精品示范点,全市至少建设3条美丽农村路和3条美丽河道。

新的一年,四会将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走实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带动富县强镇兴村,充分发挥典型县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当好肇庆东进“桥头堡”、新型工业化主力军、市域副中心城市,为肇庆加快崛起为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的门户枢纽作出四会新担当新贡献。

南方+记者 施亮

通讯员 赖楚欣

编辑 唐锦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