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直击 | 海外侨胞热议广东发展,点赞强劲供应链
1月16日,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海外侨胞专题座谈会在广州举行,35位海外侨胞齐聚一堂,围绕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就广东进出口贸易、营商环境改善以及加强对外交流等话题发表真知灼见,积极为广东发展建言献策。
加拿大深圳社团联合总会主席齐佳在座谈会上表示,在经济下行和国际形势复杂的情况下,广东依然能连续36年蝉联全国 GDP 排名第一的成绩,同时突破14万亿元大关,这让她感到非常骄傲。“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让广东任务更重、挑战更大,尤其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企业出海和‘走出去’、‘引进来’的能力。”她认为,侨领们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凭借对驻地国经贸规则、法律法规、人脉资源的了解,为广东企业出海搭建桥梁;同时帮助海外创新技术项目落地广东,更好地在粤发展。
齐佳说,近年来,加拿大深圳社团联合总会不断推动多伦多和深圳的友城合作,并设立了一些国际创新合作平台、海外创新中心,帮助两地创业团队和项目双向发展,发挥平台和纽带作用。他们还协助深圳举办海外经贸交流招商大会,帮助深圳企业“走出去”、海外企业“走进来”,加强互动往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促进外贸提质发展,大力吸引外商投资,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乌干达中国社团联合会执行会长、深圳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志刚深感鼓舞。他在非洲乌干达经商24年,深切体会到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对全球工业的强劲支持。“我们在非洲做生意、开工厂、建园区都离不开大湾区的支持,我们的供应链、半成品、技术平台都来自大湾区,联系紧密。未来非洲有机会打造成海外‘小广东’”。张志刚说,政府工作中提到预计2024年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增长9.8%,这恰恰是大湾区对外经济活力的有力证明。
加拿大粤商总会共同会长、广东雄资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海冰在广东经营石油企业近20年,对近年来的能源企业转型升级尤为关注。“我们目前国内的炼油水平已经世界领先。最近我特别关注废矿物油回收再生利用技术,能够将大量废油提炼成基础油,减少浪费,促进再生资源利用。”吴海冰希望今年积极推动该项目在广州落地。
第135届、第136届广交会共吸引了约50万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见证着广东外贸的热络。
印尼广肇总会总主席、印尼长友集团董事长黄一君自1998年起参加广交会,对中国产品走向世界深有体会。黄一君介绍,如今他经营的零售业包含100多个家具大卖场、200多个家居用品连锁店,每月从中国进口3000多个货柜的产品,其中不少来自广东。“广东在不锈钢、小家具、小电器、刀具等产品方面有优势,同时产品创新力很强,不断推陈出新,深受印尼消费者喜爱。”通过本次会议的交流,黄一君希望将最新了解到的广东发展动态和政策向更多印尼企业推介。
采写/脚本:GDToday记者 张诗雨 吴采倩
拍摄/剪辑:GDToday记者 潘嘉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