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古城”申遗被写入报告:走出去,更璀璨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静子

“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潮州古城’等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新目标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南岭巍巍,见证无言;珠水悠悠,纵览千年。广东是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截至2023年底,全省核定公布不可移动文物2.5万余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8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00余处,“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在厚实的家底中,省政府工作报告撷取“海上丝绸之路”与“潮州古城”这两颗明珠,集众智、聚众力助其申遗,这对于广东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更好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标志性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古代中国和亚非欧的海上交通“大动脉”,是人类文明进程和文化交流的里程碑。而在组成这一“大动脉”的3条主航线中,当数占据两条线路“始发站”的广州地位重要、作用突出。早在2017年,国家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就确定广州为海丝申遗牵头城市。

再看被誉为“活着的古城”的“潮州古城”,它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既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也有多彩的民俗文化、海洋文化和华侨文化。潮州至今保持着“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宋代街区格局,留存有大量古意盎然的建筑,可谓“潮州一日,世上千年”。潮州在印发的《加强潮州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工作方案(2024—2025年)》中特别强调,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牵引,着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一座千年古城,正蓄力“蝶变”,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申遗,是为了“被看见”,更是为了“被好好珍惜”。无论是一条海丝路,还是一座千年城,都饱经了历史的沧桑,共同织就了岭南人的集体记忆。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发展才能更有底气。正因此,有必要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制定保护管理的专项规划,做足文物点的监测和日常维护工作,使这些文化瑰宝能够活态保护好、活态传承好、有效利用好。

从过往案例看,申遗是一场“持久战”。期待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海上丝绸之路”与“潮州古城”能够成功申遗,让广东百姓、中国人民、全世界都能够感受到岭南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魅力,感受到文化遗产带来的文化之美、宜居之美、品质之美。

编辑 张鹏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