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厨师33元做四菜一汤,在线解忧这届年轻人

南周知道
+订阅

美食博主@阿蔡美食教学,凭借独特的做饭教学方式,在社交平台上走红,他的视频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电子餐单”,收到许多年轻人的好评和关注。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33元做四菜一汤”,缘何成为年轻人的电子餐单?

近两年,一种新型做饭哲学——“做饭糊弄学”,一度在年轻人中风靡。

方法上,非必要不切菜、非必要不装盘、非必要不刷锅;食材上,冰箱里有什么用什么,主打一个节俭不浪费,苦修“生命体征维持餐”......一套删繁就简的操作下来,传统做饭步骤大大精简,好不好吃不要紧,效率一定有保障。

看似糊弄的背后,实则是因为不想“糊弄”——不想对工业食物妥协,又不得不为了效率而妥协,于是在有限的情况下,用糊弄中的坚持,让自己在下班后能最快吃上饭。

如何在有限的情况下,吃上一顿健康新鲜的饭菜?是潜藏在糊弄之下,人们想要好好吃饭的隐秘心愿。

抖音精选创作者@阿蔡美食教学,凭借实用、有趣、接地气的教学风格收获千万粉丝喜爱,而另一个最关键的原因,或许是因为看到了大众对饮食的真实诉求,用简单烹饪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做菜新解法。

“33元做四菜一汤”,

普通人的电子餐单

随着菜刀与砧板碰撞出的“喀喀喀”声,阿蔡一边不停切菜,一边看着镜头说出那句“几十元教你做四菜一汤”,这是他的标志性酷炫开场。

30、40、50元教你做四菜一汤。这是阿蔡视频的常用标题。每个视频里,具体菜式不同,价格也不同,但基本不超过一百块。

在年轻人消费越来越注重性价比的当下,到大饭馆点四菜一汤的家常菜,常常要一二百块。人们总会在看到菜单的时候,经历被食物背刺的时刻,“一份土豆丝居然要35!”但在阿蔡的视频评论区,则能看到网友激情发言,“跟着阿蔡做,35能吃四菜一汤!”

视频里,除了“四菜一汤”的做法,甚至还有新鲜食材的挑法和买法。从菜市场开始,阿菜有时也会把询价、挑菜、买菜的全程记录下来,详细地给大家说明如何辨别食材的新鲜程度。

这些在父母辈眼里“完全不用学”的生活技巧,却常常让年轻人犯了难。好坏不会挑、分不清葱和韭菜......在做饭达人眼中看似离谱的疑问,却是如今许多人遇到的真实问题。

震惊之余,阿蔡也逐渐理解了年轻人的做饭痛点,“尽管很多人把‘糊弄学’挂在嘴边,但其实他们是不愿意对生活糊弄的,只是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做菜步骤繁琐而被难住了。”

他想到自己在气球上切萝卜丝、将胡萝卜雕成花,更多秀的是技法,但在做饭这件事情上,更多人关心的是更琐碎、家常的问题,于是决定寻求一些突破,开启餐单式保姆教程。

之所以选择四菜一汤,是因为阿蔡发现,如今许多人想要省钱的话,常常无法兼顾丰盛与全面。而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两三个人吃一顿丰盛的饭菜,四菜一汤就刚刚好。一定程度上,“四菜一汤”成为了“饭菜丰盛”的代名词。

于是,教网友用有限的预算做四菜一汤,便成为阿蔡的教学主线,为更多人创造吃饭上的满足感和仪式感。

在2024年的年底,他还推出了年夜饭系列。砂锅剁椒焗蟹、干锅香辣虾、啤酒鸭,无论是地上走的还是水里游的,都被他收录进餐单目录里。“炒菜下点盐,色香味俱全,炒菜来点葱,调味真轻松,再来一点蒜,味道 number one,”他一边说着轻松的口头禅,一边举重若轻地切菜、颠勺,端出一锅又一锅朴实但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藏着满满的“家”的味道。

如今,他的视频也成了许多人的电子餐单。在评论区,众多网友纷纷晒图“交作业”,有人发生日丰盛的菜、发西红柿炒鸡蛋,总会问一句做得可以吗?网友就会回复:可以,太可以了。甚至有个人图片没发出来,光打字问做得可以吗?网友也说可以,太可以了。看到网友们的这些友好互动,阿蔡很有感触,在他看来,大家在互相提供一种情绪价值,不仅能够激发每个人对做饭的信心,同时也对生活燃起了更多底气。

这种互动,也让阿蔡感受到自己和粉丝的关系,是一种双向的成长。在1月15日播出的“抖音精选开放麦”节目里,他调侃道,“外在很多东西我们都无法改变,只有做饭和吃饭这件事,是只要努力,就有好吃的。”

因此,阿蔡希望通过视频为大家带来一些积极的改变,“所以我教的都是家常菜,在自己家的厨房就能搞定,就是哪天有空有心情了想自己做点,或者逢年过节不知道做什么,就看看阿蔡的视频。”

备菜,亦是“备”人生

成为抖音美食赛道上的一名创作者,是阿蔡意外走出的路。

在新东方当食品雕刻老师的那段时间,有次他在课堂上用木瓜雕刻牡丹花,旁边有一个同学拿着手机录下了视频。注意到这一幕时,阿蔡有点感动,以为学生是想录下来回去慢慢练习,结果对方却说是要发在短视频平台上。

彼时的他对这些字眼还十分陌生,完全不知道发布了视频有什么用。学生告诉他,“老师你有这样的手艺,就把你每次做出来的成品、这种技术展示出去,肯定可以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在同学的鼓励下,阿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尝试。

在学生的“教学”下,阿蔡下载软件、尝试拍摄、学习剪辑,渐渐成为了较早入驻短视频平台的创作者之一。他开始日更视频,到2018年,在抖音上已经有了六百多万粉丝。由于精力有限,他在2019年从学校离职,成为了一名全职的自媒体博主,如今已有9个年头,也在全网积累了超过千万粉丝。

镜头前的游刃有余,实则是因为在美食行业沉淀多年的深厚功底。

出现在公众视野的他,最初是在酒店后厨当学徒。阿蔡从小就喜欢做菜,但刚进后厨,却发现这里跟自己想象的是如此不同——完全无法满足自己想当大厨、掌勺端锅的神气,只有枯燥重复的配菜、打杂。

因为干活勤快,师傅让阿蔡进厨房帮忙切菜,这成了他提升厨艺的好机会。看着其他师傅流畅酷炫的刀工,阿蔡一边吃惊一边暗下决心,自己也要把刀工练到这种程度。

后来,阿蔡一忙完杂事就去厨房帮忙切菜。有个大厨每天都要准备许多白萝卜做闽南宴席上的一道餐前凉菜,他就主动揽下,每晚花一个小时,不间断地把40斤白萝卜细细切丝,做到根根分明、粗细均匀。大厨得到了休息,阿蔡的刀工也飞速提升,“切着切着感觉,唉,这个右手练得差不多了。”

在给第二天的客人备菜的同时,阿蔡也是为自己的人生做准备。练完右手,又练左手,阿蔡对自己不断提高要求,直到雕出“龙凤呈祥”惊艳众人,这项绝活成了他走南闯北的底气,食品雕刻师的头衔也算是立住了。

二十多年间,从一名普通的手艺人,到金牌大厨,再到美食圈著名博主,阿蔡的职业身份不断转变,对“做菜”的追求却始终不变。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曾经梦想当大厨能让客人吃上好菜,如今千万人都可以通过看自己的视频在家做菜。

很多网友把阿蔡的视频看作是自己的“电子餐单”,阿蔡觉得非常荣幸。有时,他去学校参加一些分享活动,却惊讶地发现有许多年轻人都在关注自己,还在结束后提出想要合影签名。阿蔡脑中首先浮现出的念头,不是发现自己火了,而是原来可以在工作中收获这样的成就感。

对于多数学做家常菜的普通人来说,阿蔡的那手刀工似乎无用武之地,但在他看来,为大众消费服务才是长久之计。实际上,这项绝活也为他的教学视频添了不少彩,吸引来许多围观群众的目光,让原本没敢尝试做饭的人,也勇敢迈出了“不怕翻车”的第一步。

为自己找到“读者”,

为观众找到“自己”

与阿蔡的职业一样,他的抖音账号内容,也在一路升级,跟着大众的需求和粉丝的反馈不断调整。

有人在评论区反馈,“步骤太繁琐,我们普通人没有你这个技术,有没有更简单的?”阿蔡就会反思,结合着做出改变,尽量把酒店的菜式简化。简化之后的效果,又好吃又好看,于是“做接地气的,普通人能学的菜”成了他一以贯之的视频教学理念。

一定程度上,阿蔡在视频创作中取得的成果和为观众带来的价值,也是他与粉丝们的双向成就。

这样的启示并非个例,在春节前的一档“抖音精选开放麦”节目中,8位抖音精选创作者大胆开麦,为观众讲述了自己在创作中成长、在反馈中被滋养的故事,也在这一年的尾声中,总结自己一年来的创作思考。

这一年,@阿蔡美食教学 发布了134个视频,作为厨师,他最大的快乐是教会网友们用30元做四菜一汤,希望每个人在厨房里一刀一勺做出的平价菜肴,能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增添一些仪式和幸福感。

@国翠儿 从主持人的麦克风,举起了自媒体的麦克风,致力于在抖音做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手”。之所以是“新手”,国翠儿表示,它的第一层含义是自己的确还是一个抖音的新人;另一个是围棋里有一个术语叫“新手”,指那些在棋局里经得起推敲的创新下法。而她刚好希望,自己能够以一个新手的姿态,不断探索,一直热爱,创新下去。

@幻想家姜时一 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如何摆脱一眼就能望到底的人生轨迹,如今也想成为大家的“互联网脚替”,在雪上与大海之间,和更多人一起欣赏那些如生命般燃烧的奇迹。

@牛一飞 则在荒野里用草木、花石为笔,拼贴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创意画,成为大自然里的野生艺术家,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山林气息,欣赏没有门槛的艺术作品。

@维C动物园 在视频里写动物的段子,给人类世界加快乐的养料。除了治愈搞笑,也让许多对动物不感冒的人直呼,“知识以一种狡猾的方式进入了大脑。”这位社恐i人通过创作找到了表达自我、连接他人的最好方式。

@宽宽宽(努力版)把爱好变成工作,通过百变的美妆视频,从“卑微牛马”挺身成人,带网友一起拒绝容貌焦虑,追求“不被定义的美”,还用极具创意的国风妆造视频,打造了一场场“中式高端局”。

游戏创作者@sky光遇凯隐被粉丝们称为自己的“话筒”。他用光遇创作剧情,在游戏的平行世界里,编写普通人的第二人生。2024年是他创作生涯的里程碑,这些治愈的故事用虚拟的温暖,缝合粉丝们现实生活中的伤疤。

在@凸哥很忙 的抖音精选视频里,总能看到他穿着白大褂、抱着吉他弹唱的样子。这位口腔技师利用下班时间频繁创作,以一首首歌曲重新展示了自己的音乐天分,还在线缓解了许多患者对医院的恐惧。

2024年,抖音推出了优质内容子品牌“抖音精选”,倡导创作让用户有收获、有惊喜、有共鸣的好作品,并发布长期优质创作倡议“抖音精选计划”,提供额外的流量扶持、现金激励等多重权益。本期节目中登台的8位创作者入选了抖音精选,凭借专业有趣的内容获得众多网友喜爱。

这是他们第一次登上抖音精选开放麦的舞台,正是这样真实可爱的他们,在抖音上为观众带来了风格多样、内容各异的精彩内容:美食、知识、美妆、游戏、音乐、旅行、艺术、传统文化......在抖音精选,众多创作者用视频记录下生活的闪光时刻,在与网友们的一次次互动中,点亮彼此的生活,为新一年的生活注入了更多的勇气和可能。

在这里,创作的价值并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共同塑造和影响着彼此—— 每个创作者都找到了能够读懂自己的人,每个观众也找到了能够解读自己的人。

那些看似日常、跨界、小众、不可达的梦想,其实早已在他们的世界里盛开。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