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在中山七院成立,将打造医教研人才基地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1月16日,广东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下称“指导中心”)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下称“中山七院”)揭牌成立,将进一步完善全省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提升全省安宁疗护的技术与管理水平。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编制广东省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规范

安宁疗护,又称为姑息治疗或临终关怀,是一种专注于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期前提供全方位照护的医疗模式。

“广东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安宁疗护需求巨大。”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元亮表示,2024年全省21个地市全面铺开安宁疗护试点,计划到2027年底每个县(区)至少设立1个安宁疗护病区,指导中心的成立能加快推进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建设。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成熟的安宁疗护体系应该是人人享有的。”指导中心执行主任、中山大学医学人文联合研究院副院长程瑜说,中山七院早在2020年就提出普惠性安宁疗护体系,包括医疗在内的民政、财政、教育等组织机构都应参与该体系建设,以保证安宁疗护能普及每一个有需要的人,并实现对患者身体和精神上全方位的关怀。

程瑜介绍,目前指导中心已完成学术委员会和专家组的组建,专家组将分为医疗组、护理组、人文关怀组和科研培训组在指导中心成立后为各地市安宁疗护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指导中心还将在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编制广东省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指南,“服务指南将为后续相关政策制定、数据资料库建设、安宁疗护质量评价等工作奠定基础,预计今年三四月初步完成”。

打造安宁疗护医教研基地

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

指导中心副主任应文娟介绍,广东拥有7个中华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加之广东省护士协会和广东省护理学会的多家培训基地,目前省内培养的安宁疗护专科护士超过300人,集中分布在试点城市的试点医院,已实现全省域覆盖。

“未来,指导中心将继续探索建设广东省安宁疗护医教研基地。”程瑜透露,该基地根据深圳市光明区医疗机构的场地、床位和其他硬件资源建设,建成后将为组织开展安宁疗护师资与专业人才培训、开展安宁疗护课题研究等工作提供临床资源和组织保障,加速安宁疗护医教研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指导中心还计划开发智慧化管理平台或其他信息化工具,以整合全省安宁疗护服务数据,实现全省安宁疗护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同时,平台和工具也可用于提供安宁疗护培训资源和社会推广资讯。

“自2019年成为深圳市首批安宁疗护试点单位以来,中山七院累计帮助110余名安宁疗护患者有尊严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院长何裕隆介绍,2020年起该院先后获批深圳市安宁疗护临床实践带教基地和广东省护士协会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为广东省和深圳市输送了130余名安宁疗护人才。

中山七院一期安宁疗护教学示范病房内景。

中山七院一期安宁疗护教学示范病房内景。

“医院将全力支持广东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的建设,继续推进广东安宁疗护体系不断完善,推进相关科学研究、标准制定、人才培训、服务实施与质量控制等工作,带领广东安宁疗护同道一起探索和推动普惠性安宁疗护模式的建设。”何裕隆说。

采写:南方+记者 谢望海

图片: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供图

编辑 冯颖妍 张茵
校对 肖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