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新清水河:深圳“老区域”的转型探索

南方+

迈入2025年的深圳,不难发现有一个区域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就是清水河街道。这片曾经因交通而繁荣、因产业而知名的土地,如今正以全新的面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时代华章。从“三趟快车”的供港物资中转站到“清水河总部新城”,清水河的每一次蜕变都凝聚着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与创新精神。

交通蝶变:从“三趟快车”驶向“交通枢纽”

作为“老深圳”的核心区域,交通曾是清水河的命脉。可以说,清水河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的交通演变史。清水河地处罗湖、福田、龙华、龙岗四区交界,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清水河工业站以“三趟快车”的轰鸣,铸就了供港物资的生命线。今日,正在崛起的“深圳枢纽”——罗湖北站将以崭新的姿态擘画区域协同发展的新版图。

曾经的清水河工业站,是“三趟快车”的重要中转站,承担着供港物资的重任。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原对外贸易部和原铁道部共同开创了编号为751、753和755的三趟快车,“定期、定班、定点”每日开行三趟,满载着猪牛羊等生鲜,经深圳运抵香港。20世纪90年代,每天由内地经深圳运往香港的活禽活畜占香港市场供应量的99%以上,冻肉水产、瓜果蔬菜等占一半以上。这“三趟快车”不仅保障了港澳同胞的生活所需,促进了港澳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稳定,还寄托着祖国人民对港澳同胞的深情厚谊。然而,随着祖国内地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供港澳鲜活产品逐步从铁路运输转为公路运输,“三趟快车”也在2010年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曾经繁忙的深圳工业站已停运多年,但这里并未被遗忘。褪色的绿皮火车、斑驳的铁轨、沉寂的站台,都在诉说着往日的荣光。如今的深圳工业站,已华丽转身为深圳工业站・深港文化创艺街。这里汇聚了全国首家三趟快车专题博物馆、沉浸式轨道影院、铁路休闲公园以及深港商业街区,成为市民和游客的打卡胜地。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体验独特的车厢休憩和“三趟快车VR”游览,了解这条供港生命线的辉煌历程。此外,“浅草火车餐吧”也为游客提供了各色美食,增添了更多的生活气息。

银湖汽车站,这个1993年建成的深圳市最大的汽车站,也曾是众多怀揣梦想的创业者们踏上深圳的第一站。它不仅通达省内各县市,还辐射至海南、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等24个省和直辖市,承载了一代深圳奋斗者们关于家的温暖回忆。

如今,清水河的交通发展迎来了新的里程碑——罗湖北站的建设。罗湖北站为地下三层双岛式站台车站,负一层为综合交通层,负二层为站厅层,负三层为站台层。它围绕“站城一体”的理念进行设计,上盖物业整体设计从清水河汲取灵感,流畅的空中廊道慢行系统,串联起整个枢纽上盖开发,打造“城市公共绿毯”。罗湖北站是高铁“一南一北双枢纽”战略格局的关键组成部分,深汕高铁将引入此站,且与轨道3、14、17、25号线紧密相连,其中17号线和25号线分别对接罗湖口岸和文锦渡口岸,实现与香港北部都会区无缝对接,未来将是“多线换乘”的TOD站城枢纽。这标志着清水河在交通领域的新跨越,也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产业升级:从“供港物资中转站”驶向“清水河总部新城”

交通的变革为清水河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产业的升级则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曾经的清水河工业站是供港物资的中转站,也是物流基地、仓库以及“三来一补”产业的集散地。建材、食品等通过工业站在祖国大陆和香港之间往返,为香港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水河的产业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如今的清水河,正以“数字经济总部经济集聚区”的姿态重新崛起。从服务香港转变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之一,清水河即将成为链接湾区、智引未来的重要枢纽。清水河片区毗邻城市中轴,是深圳市重点开发建设区域之一,也是深圳“十大人工智能聚集区”的片区。这里聚焦软件与信息服务、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项目建设和企业招引,推动不同行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中海慧智大厦是清水河片区的一个缩影。格子间里的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会议室内英语、中文、法语等各种语言流畅切换,楼下随处可见行色匆匆的职场精英。这里汇聚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如深圳市真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专注基因测序仪和生命组学仪器的技术和创新,形成了低、中、高、超高通量测序仪全阵列产品,是全球屈指可数的拥有测序系统自主知识产权以及产品阵列和商业化交付能力的高科技企业。如今,清水河片区汇聚了61家年营收亿元以上的企业,229家规模以上企业,8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40家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创新活力满满。

清水河总部新城的建设,不仅注重产业的发展,还依托其得天独厚的生态基底,以生态融合为关键思路,打造全国首个中心城区“环境治理+开发建设+产城融合+创新引领”的发展样本,建成高质量的三生融合总部园区。西依银湖山,东临布吉河,面朝红岗公园,被银湖山三面环绕的清水河总部新城,将生态与产业完美融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环境。

从“三趟快车”的供港物资中转站到“清水河总部新城”,清水河的产业变化不仅是名称的转变,更是其在时代浪潮中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生动写照。如今的清水河,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和企业,共同推动深圳的发展。

南方+记者 曾南希

编辑 李定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