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看两会 | 科普+产业,让大科普格局更“大”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吴三川

科普怎样“破圈”?如何“出彩”?日前,省政协委员王维红建议,加快构建大科普格局,以高质量科普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

在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中,科普被放到了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科普,何以如此重要?当诸如“基因检测能‘剧透’孩子天赋?”之类的陈年谣言重出江湖,当“量子波动速读”“能量舱包治百病”收割智商税,当“网红”穿上白大褂以“伪科普”圈粉……唯有去伪存真、祛魅醒世,激发全社会对求知的热情、对科学的关注,才能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好的科普,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科普工作本身,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财政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布局、科普职称改革、互联网治理,等等。许多人常常将科普理解为一种单纯的公益行为,需要职能部门、科普场馆、学校等多方联动,架起科普与公众的桥梁。在庞大的需求之下,光靠官方单打独斗显然不够,借助市场的力量,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方能成就“大科普”之大。王维红建议,加强科普工作统筹协同,着力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市场”和“协同”,正是其中的关键词。

在这方面,广东其实早有探索。例如,2021年启动投资建设“粤科普”数字公共服务平台,不仅传播专业权威信息,还搭建了线上交易平台,配合线下的科普互动,开展科普产品和服务市场化交易。新修订的科普法第三十条也明确规定,国家发展科普产业,鼓励兴办科普企业。同时,科技部相关司局负责人日前表态,下一步,科技部将研究制定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不断壮大科普产业规模,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普企业。

当前,我国科普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市场前景有目共睹。一方面,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卫生健康等多个领域都具备深度融合的空间,而这种跨界又能催生新的业态,如《流浪地球》《三体》等科幻题材影视,正在成为撬动大众科普的“新杠杆”,以“科普+文旅”为主题的研学游受到热捧;另一方面,理性内容也离不开感性表达,面对不断增长的品质化、个性化科普需求,用好市场激励机制,可以促进企业优化供给,在形式和媒介上做加法,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提升科普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6.13%,大科普格局基本形成。新的起点上,不妨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找准契合点和突破口,推动科普与产业同频共振,助力科普与创新比翼齐飞。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马海铭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