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余名学生和自然爱好者走进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六亩村乐祥杨桃园,跟随《野性潮州》纪录片导演丁铨,深入了解杨桃的生长习性、营养价值,领略古今文人对杨桃的独特情怀与赞美。在此行中收获颇丰的初一学生刘滦君说:“没想到小小的杨桃,竟然蕴含如此多趣味知识!”
丁铨与大家分享杨桃有关知识。 董志豪 摄
六亩杨桃,百年滋味。这是湘桥区桥东街道六亩村聚焦村内百年杨桃树资源打造的一项主题活动——百年杨桃树园里的生物多样性,也是湘桥区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次重要尝试。近年来,湘桥区依托丰富的农文旅资源,致力于发掘和培育特色产业,探索“文旅融合、农旅互促”,有效激发乡村旅游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激活百年IP
“破圈”传播“六亩杨桃”
手持吸盘箭弓,屏气凝神,目光如炬直指靶心,两指一松,吸盘箭飞向目标。近日,一场“百步穿杨”趣味射艺星级赛在桥东街道六亩村内的桥东中心幼儿园举行,吸引百余名亲子选手参与。
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比赛中,争取星级射手的荣誉及奖品——一盒包装精美的“六亩杨桃”。比赛之余,亲子家庭或漫步至展摊,或逛杨桃园,一品“六亩杨桃”鲜甜滋味。
第二届桥东街道杨桃文化旅游美食周活动吸引广大市民游客。黄品 摄
1月10日至1月12日,湘桥区桥东街道举行第二届桥东街道杨桃文化旅游美食周活动,致力于打造乡村网红打卡点,着重讲好六亩百年杨桃历史文化,发展“六亩杨桃”为品牌的特色文化旅游美食产业,助力湘桥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游的跨江发展“桥头堡”,争当全市推进“百千万工程”排头兵。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超1万人次,进一步提升“六亩杨桃”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不仅仅是趣味竞赛,桥东街道还通过农产品展销、非遗展演、朗诵音乐会、自然科普等形式,持续突出百年杨桃历史文化,“破圈”激活杨桃IP。
古筝扬琴合奏、散文朗诵《杨桃,一种只听到名字就让人流口水的水果》、潮州歌谣《六亩杨桃歌》表演……六亩村乐祥杨桃园里,上演了一场百年杨桃树下的朗诵音乐会。现场,音乐演奏与朗诵声线交织,为参加活动的市民朋友呈现一场视听盛宴。
六亩村乐祥杨桃园里一场百年杨桃树下的朗诵音乐会正在进行。陈柔燕 摄
在潮州市语言艺术协会会长陈宛看来,这一举措既彰显了语言的深厚文化底蕴,又有效提升了杨桃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活动通过亲子演绎的独特形式,巧妙地将语言文化与杨桃产业融为一体,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市民在农业、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体验,还为地方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展示了以文化赋能农业的全新探索。
这场集美食、非遗与文化于一体的杨桃盛宴,还吸引外国友人萨拉前来打卡。步入果园,萨拉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迅速摘下一颗饱满的杨桃品尝,霎时间果汁四溢,他的味蕾仿佛经历了一场盛大的庆典。“好食无粕!”萨拉用潮州话逗趣地说,“甜过初恋!”引得现场一阵笑声。
亮出特色产业
擦亮“潮州卤鹅之乡”金招牌
湘桥区不仅孕育了声名在外的“六亩杨桃”,还拥有磷溪卤鹅、官塘牛肉、铁铺水果等一批鲜明特色的农业产业。如何持续打好优质农旅产品特色牌?湘桥区磷溪镇积极融入湘桥区高质量打造十亿级狮头鹅产业链的行动,在资源整合和科技赋能下,持续推动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农旅融合,不断做大做强磷溪卤鹅产业。
磷溪镇持续擦亮“潮州卤鹅之乡”金招牌。谢世勇摄
2023年,湘桥区深挖卤鹅文化,举办首届潮州(磷溪)卤鹅文化周活动,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线下展示、线上推广”的方式,擦亮辖区内的磷溪卤鹅文化品牌,打造一个凝聚湘桥美食企业、汇聚业界智慧、促进行业发展的有效平台,助力湘桥卤鹅产业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在磷溪镇已有不少企业依托卤鹅产业农旅融合发展。磷溪卤鹅协会会长、潮州市尚顶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培群经过多年的精心耕耘,打造了溪口刘卤鹅民俗体验园。
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古法卤鹅展示区,了解卤鹅的历史渊源与制作工艺;可以走进现代化卤鹅车间,感受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还可以参与溪口卤鹅培训基地的课程,亲身体验非遗卤鹅技艺的魅力。
此外,体验园还设有狮头鹅别墅区、赛大鹅、鹅蛋彩画、穿蔗巷、溪口糖寮、猜灯谜等丰富多彩的民俗项目,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非遗卤鹅技艺的同时,充分领略潮州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
刘培群介绍,目前,溪口刘卤鹅民俗体验园正积极申报潮州市研学游基地,未来将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潮州乡村,品尝地道的卤鹅美食,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共同擦亮“潮州卤鹅之乡”的金字招牌。
为推动农文旅融合迈向新高度,湘桥区持续深度挖掘区域自然资源和文化优势。其中,湘桥区农业农村局计划于今年3月开启第二届潮州卤鹅文化周等系列活动,同时大力扶持相关企业建设乡村酒店,支持官塘镇日绅生态农场开发农旅项目,并为官塘顶乡村打造共享农场提供助力。
在上半年,湘桥区农业农村局还将完成“寻味·官塘”示范带的申报工作,通过有机整合各方资源,勇于创新并发展新型模式,打造别具一格的农旅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挥“文体+”势能
推动体育流量为文旅增量
事实上,丰富多彩的农文旅新景象在湘桥区层出不穷:有的乡村打造“湿地公园”“枫岛公园”“山下小坑”等乡村文旅项目,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乡村游”;有的乡村通过“文艺+乡村+旅游”的方式成功出圈,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有的盘活闲置资源,探索“特色产业+休闲农业+文旅景点”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与此同时,湘桥区还将体育运动作为桥梁,促进体育与乡村、经济、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
“湘”村跑活动已持续在众多乡村进行。钟丹娜 摄
其中,一项名为“‘湘’村跑”的活动持续下辖的120个带农街道镇村庄火热进行。活动采取集体跑步与自由奔跑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路线融合乡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并设置了体现乡村振兴成果的展示点和互动环节,增强活动的主题性、参与感与体验感。
此外,现场设置的乡村特色小集市以及互动区域等,成为展示乡村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来自汕头市澄海区的跑步爱好者陆伟荣,与儿子一起参与了在湘桥区桥东街道社光村举行的亲子跑活动。奔跑途中,社光村给陆伟荣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这里的村道干净整洁,空气清新宜人,跑起来感觉特别舒畅,真是一个值得前来旅游观光的好地方。”陆伟荣由衷地赞叹道。
以运动赛事为笔,湘桥区持续激活文旅资源新动能。2023年,湘桥区举办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共吸引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约2.35万人次参与。在长达两个月的赛事期间,湘桥区独具匠心地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比赛项目设在乡村腹地,并巧妙地将传统农活融入其中。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参赛者的热情,更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乡村农业、文化与旅游经济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为湘桥区的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2024年,湘桥区全民健身运动会再度举行。10月初,一场湘桥区百千万“湘”村跑活动中,800余名运动爱好者畅跑在官塘镇顶乡村和苏三村风景秀丽的乡间赛道,用脚步丈量湘桥和美乡村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11月中旬,40余对亲子打卡官塘镇象山村佛手果文旅生态园,并以佛手果为媒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湘桥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翁志铭表示,未来,湘桥区将以全民健身为抓手,加强现代化文体设施建设,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同时,加快推进体育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把赛事办进商圈、办到景区,把赛事“流量”变成消费“增量”,助力湘桥高质量发展。
撰文:董志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