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茶阳镇便民利民暖人心,入户调解化纠纷

南方+

在法治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基层纠纷调解工作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近日,大埔县司法局茶阳司法所成功调解一宗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入户调解的方式让群众在感受到法律公正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2025年1月9日,郭某来到茶阳司法所寻求帮助,称其丈夫唐某驾驶摩托车在茶阳镇胜利路口与违反交通法行驶的刘某发生碰撞,造成唐某左外踝骨折、全身多处挫裂伤,出院后仍需卧床,双方就赔偿金额问题产生纠纷。茶阳司法所工作人员当即确认了大埔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明白这一纠纷若不及时化解,将对双方家庭造成更大伤害,矛盾可能进一步激发。茶阳司法所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践行便民服务理念,决定开展入户调解。

2025年1月13日,调解员来到唐某家中,询问了唐某的身体恢复情况,舒缓当事人及其家属紧张焦虑的情绪,依据法律法规对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和范围进行解读。

了解唐某及其家人的诉求后,调解员来到刘某家中。刘某的哥哥起初态度强硬,表示对赔偿金额的计算标准存在异议,调解员耐心倾听他的想法和顾虑,并从法律角度详细解释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刘某应当承担包括医疗费用、护理费、营养费等一系列合理费用。同时,调解员也站在刘某的角度,表示理解他在经济上面临的压力,但强调解决问题还是要依法依规,积极履行赔偿义务。

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确保唐某能够得到合理的赔偿,又避免让刘某承担不合理的过重负担。经过不懈努力,双方的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唐某不再坚持之前过高的一些赔偿要求,刘某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愿意在合理范围内赔偿。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成功化解了矛盾,避免了一场可能旷日持久的纠纷诉讼。

据介绍,此次入户调解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更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法治社会中的人文关怀,生动地体现了基层司法行政机关服务群众、便民利民的工作态度,为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方+记者 陈泽铭

通讯员 魏庆铭

编辑 马吉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