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南方电网广东广州番禺供电局联合南方投资集团番电公司、汇隽公司建成的广州首座“基础+主体+设备”全预制式模块化吊装双层配电站——蔡二村6号配电房投入使用,该配电站的投运不仅有效解决了蔡二村区域供电设备过载及低电压供电“瓶颈”问题,还标志着番禺供电局配电网建设在模块化、机械化、绿色化转型方面取得新突破。
蔡二村6号配电房投入使用
全面工厂化预制,探索新型配电站建设模式
为提高配电站建设质效,番禺供电局按照“模块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机械化安装”的工作思路,采用“全预制式双层配电站”方案代替传统建设方案,对配电站进行整体设计和预制,“基础+主体+电气及智能设备”均在工厂内完成标准化生产和集成化装配,与传统建设方案相比,有效减少约60%的施工“碳排放”及建筑废料。
“我们把整个配电站分割为4个预制模块,模块单元在工厂内完成生产后,分块运输至现场吊装拼接“合体”,从基础开工到完成建设仅需5天时间,相比传统电房工期缩短将近60天。”番禺供电局工程部经理刘志新介绍。
全场景机械化施工,促进配网建设提速增效
番禺供电局坚持“机器代人”的理念,结合蔡二村6号配电站建设实际情况,对配电站、电缆线路、低压配电工程涉及的17个施工场景,开展机械化施工全覆盖。除常规施工机械外,还引入履带式蜘蛛吊车、激光平整机器人等体型小、布置灵活、可远程遥控的新型施工机械,大幅拓展机械化施工运用场景,解决施工机械在狭窄空间使用受限,只能依靠人力作业的痛点,以机械化提效率、促安全。
配电房安装
“通过运用履带式蜘蛛吊车,我们能在狭窄村道实施预制管廊及工井吊装,3天完成130米电缆管廊及9座工井的施工,相较于传统施工方法,工期缩短了三分之二,降低了电网建设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番禺供电局市桥供电所所长闫大伟表示。
内外兼修破邻避,建设友好型电力设施
本次投产的项目采用“外观友好+运维友好+耗能友好”技术路线,真正让配电站实现“内外兼修”。在“外修”上,项目以能源矩阵为概念进行外观美化,展现电力设施与环境的融合美,进一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让电力之光与城市之美相得益彰。在“内修”上,使用多层复合板隔热技术吸收光照及热量,保温效果提高约65%,有效提升配电站保温隔热效能,预计每年减少0.96吨碳排放,助力配电站“低碳运行”。
对配电房进行检修
下一步,番禺供电局将进一步探索模块化、机械化、绿色化的配电网新型建设模式,“解锁”电网建设新质生产力,提升电网建设效能,以高可靠、有温度、更亲民的电力供应,服务番禺区经济社会发展。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 麦裕玲 通讯员 李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